那些打水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将盛水的容器放置上去,接满了就提走。
而在机器的另一边,两个黑黢黢的土著抡圆了膀子,高举着大斧头劈着木头。旁边有人将木块收集起来,而后扔到那机器的灶门里。
“停……停下!”陈银水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机器:“那是什么玩意?”
土著车夫抄起膀子上的白毛巾擦了擦汗水,笑着回答:“澳洲人的新鲜玩意,叫什么蒸汽机。不用人力畜力,只要烧上木头,那机器就能自己动起来提水。这一台是澳洲人送给马尼拉市政府的,自打立在这儿,大家伙都不去别的地方提水了,全在这排队。就图个新鲜。”
蒸汽机?不用人力畜力,烧火就能自己动?这不是跟三国上说的木牛流马差不多了么?这世上还真有这玩意?
陈银水与钱管家盯着瞧了半晌,发现那机器还真不用人力畜力。炉子里头不停地填装木头,火烧的旺旺的,蒸汽吭哧吭哧一直冒,然后巨大的扭臂就推动着齿轮快速地转动起来。
这一台是周比利研制的原型机,动力只有八十马力。还存在很多设计缺陷,别说造火车头了,就是推动机床都容易出问题。也就能用来提提水。
本着废物利用的精神,也是为了打开蒸汽机的销路,索性就赠送给了马尼拉市政府。效果出奇的好,这蒸汽机一开,起初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过了一天,紧跟着就围拢了一大帮的人。后来大家伙看明白了,这机器是用来提水的,于是乎便提着装水的容器也不嫌远,就跑这儿来提水。
一来瞧瞧这神奇的机器,二来也不用自己费力提水了。每一天,从早晨开始,只要蒸汽机开动,总会有一帮孩子围着蒸汽机边拍手边跳着叫,还唱着自己编的儿歌。
什么“蒸汽机真厉害,百十斤的井水说提就提上来。”之类的。索性有那些戴着红箍的阿婆看着,倒也没发生孩子被蒸汽烫伤的事件。
而仿佛受了蒸汽机的启发,有人干脆自制了小推车,上面装着空桶。每天从早到晚上这儿来打水,然后推着车子穿街走巷,叫卖着‘一个铜子一桶水咯’。
啧啧称奇了一会儿,车子继续朝前走。再往前头,车子陡然慢了下来。这条街道原本就是集市的一隅,而今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变得愈发繁荣起来。
刻下正是饭时,街道上摩肩擦踵。有的吃饱喝足刚刚出来,有的摸着肚子正左右观望着。还有不少人手里提着肉串火烧之类的,一边找着下家,看样子是打算把整条街吃个遍。
左右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