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放开,以及第一个私营经济体“林家私房菜”的诞生,麦克兰想要买船的所有障碍都扫除了。在征求了所有人意见之后,决策组最终通过了允许私营经济体运营的决定。
穿越半年多,中南基地的体制更像是九十年代之前的国营大锅饭。分配工作全看个人专业以及兴趣爱好,个人全凭一股子求生的热情在卖力工作。总的来说,就是你干好干坏相差不大。有巨额的分红在那儿摆着,干好了最多多拿那么点可怜的岗位工资与奖金,干坏了……只要别人申晨登门指着鼻子骂“铺张浪费、公款私用”,该给你的分红一分钱都不会少。
人嘛,都有个攀比心理。辛辛苦苦半年多,回头一看某个天天游手好闲的家伙拿的不比自己少多少,这叫出力多的情何以堪?
而且,一百四十六号穿越众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专业性强,被大家伙依为支柱的,比如化工专家林有德,比如机械制造专家周比利;同样,自然也有在现有各个岗位上不适应的。就比如体弱多病只会玩儿笔杆子的杂志编辑梁朕,再比如非著名制片人秋寒烟。
这些人受限于专业性,再加上基本归类于“老弱病残”,所以不得不从事一些辅助性的、令自己深恶痛绝的工作——秘书。
总的说来,现有的体制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苗头。出力最多的抱怨着大锅饭没激情,没法出力的抱怨着有力气没地方使。到最后,除了几个打算混吃等死的家伙,居然所有人都对现存体制抱怨连天。并且因为大家的不满情绪,出现了客观的消极怠工现象。
有感于此,决策组进行了反复调研,征求了所有人意见,最终引入竞争机制。首先是开放私营经济,允许穿越众个人开办各种企业;紧跟着大幅度提高岗位上技术能人的薪水与奖金;随后又出台了允许穿越众个人贷款购买“非命脉行业”的“集体企业”股份,让其代管该“集体企业”的措施。详细措施里规定,所有的集体企业为一百四十六人所有,个人可以贷款融资购买总股份的30%,从而自主经营该企业。出让的30%股份,从每个人持有的股份中稀释,并且个人持有的股份暂时不允许出让。
当然,受限于穿越众人力、人才的严重不足,虽然该决策甫一出台便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但到现在为止,真正独立出去经营的,只有林厨子的“林家私房菜”。
不过,有了林家私房菜的前车之鉴,穿越之后一直小心翼翼的毒贩子麦克兰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站在游启对面,一脸不差钱地要买那条可以坠机的飞行者号。
只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