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欧洲的大门(2 / 6)

海上马车夫 巡洋舰 5096 字 2021-06-07

新大陆都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以往有效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变异。

1571年焚烧莫斯科后,奥斯曼帝国支持的克里米亚可汗代乌莱特一世-契莱计划征服俄国。但最后失败了,俄罗斯人一直让世人知道,征伐俄罗斯最终都会失败。俄罗斯帝国缓过气来,于是大举反扑,越过高加索,直接和奥斯曼帝国交战,使得奥斯曼帝国东西南北四面作战,不断的消耗国力。

虽然奥斯曼帝国面对着这些困难,但邓浩楠心中明白,这个帝国仍然是欧洲的主要扩张势力,直至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维也纳之战标志著奥斯曼帝国终止向欧洲继续扩张。

欧洲各国开始著手应付奥斯曼帝国对陆路贸易通道的控制。西欧国家绕过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垄断,建立他们的海路通往亚洲。从新大陆大量涌入的白银导致奥斯曼货币的贬值及通胀,这对奥斯曼社会的各阶层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塞利姆二世时期的大维齐尔索科卢-穆罕默德-帕夏开始进行苏伊士及伏尔加航道的开发,以挽救经济,但这些计划在后来因为财政压力被取消。

邓浩楠手中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这令西域各国不安。西域各国原本就被奥斯曼帝国压迫,这时大明帝国的从新崛起令他们更加紧张。

奥斯曼帝国东扩,和大明帝国西扩,这是一个尖锐的对立矛盾,很难轻易解除。

双方都看到了这点,因此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扩张,让西域各国成为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帝国之间的缓冲带,避免两国兵戎相见。

邓浩楠停止西扩,除了对奥斯曼帝国的西帕西骑兵有些担心之外,更是为了苏伊士运河。

奥斯曼帝国没钱开凿苏伊士运河,但是邓浩楠有钱,更是知道苏伊士运河的巨大利润。

“王爷准备开凿苏伊士运河?”

林风等人聚集在御书房内,巨大屏风上的山水画已经消失,变成了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标记着全世界各国目前的国土疆界,以及他们的殖民地,还有一些无主之地。

这副地图是邓浩楠花了很多时间才画好的,基本上都是邓浩楠自己凭借记忆画的。然后再通过现有的各国地图进行校正,将上面的现代地名替换成古代地名。

这副地图被视为最高机密,因此只有御书房内一副,就连兵部都得不到这副地图。林风等人想要研究的话,就需要请示邓浩楠,跑到御书房来看一眼。

倒不是邓浩楠小气,而是因为这副地图涉及太多的机密。地图上的经纬线标注、各国态势、山川河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