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海狮级三等风帆战列舰(2 / 6)

海上马车夫 巡洋舰 5028 字 2021-06-07

好在去年的海外贸易盈利不少,年终结算后填充财政亏空,让邓浩楠的财政压力顿时减轻,可以应付得来这些天灾。

只是,休养生息带来的巨大财政赤字将会越来越高,使得其他开支不断被缩减。尤其是军事上的开支缩水最大,虽然已经裁撤了一百五十多万军队,节省了大笔的开支,但还是影响到了海军开支,使得海军经费缩减了一成。

已经动工开建的十艘北云级四等战列舰再有三个月就可以服役了,这令邓浩楠很高兴。只不过,翔鹰级的试验舰翔鹰号的研制过程就有些困难了,甚至是难产。

这主要是因为飞剪式舰和钢铁船壳需要水压机来锻造,但水压机需要蒸汽机来提供动力,而工匠们虽然可以从宝典的记录上面得到启,但理论和实践却是两回事,需要时间来融合。

在邓浩楠看来,大明的工业制造能力完全可以造出来蒸汽机,欠缺的就是理念。技师们通过对宝典的学习,开始仿造蒸汽机。不过,问题出在邓浩楠身上,他过高的判断了大明人的适应能力,直接给技师下达了命令,先上马研制的就是可以直接提供动力的蒸汽机。

这使得技师们刚刚接触到新科学的冰山一角,便被要求画出全貌来,无疑等于让小孩子没学会爬先跑一样。结果,技师强行照葫芦画瓢鼓捣出来的蒸汽机中看不中用,根本无法驱动水压机。

而海军工程署同样为了迎合邓浩楠的口味,拍胸脯保证翔鹰级战列舰研顺利,在水压机没有过关时,便动用人力,人工进行打造战舰需要的飞剪式舰和钢铁船壳。

这样一来,不但费时费力,耗费了大笔的经费不说,更耽误了蒸汽机的实际应用进程。一开始,工匠们可以手工打造十几吨的铁壳船只,但是到了两百吨级的铁壳船时,人工打造就很吃力了,最后停滞在四百吨级的船壳上,再用多少人力都无法打造出来了。

研制陷入了僵局,计划时间表被耽误了。海军部要严惩工程署上下官员,邓浩楠知道是他太操之过急惹的祸,最后帮他们求了情,法外开恩。

一切都被推倒重来,从蒸汽机的真正理论慢慢开始。

事实上,蒸汽机的明并非来自十九世纪的瓦特。其实蒸汽机并非什么高精尖科技,只是因为现它的人来得太迟而已。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heroofa1exandria)于1世纪明的汽转球(aeo1ipi1e),不过它只不过是一个玩具而已。

明朝末年(1643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