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刀杀百人,华雄!
公元178年(光和元年),七月。
这一年,妖异的现象常有发生,董府董白乐的逍遥自在,但是,这大汉朝廷却人人惊恐。
一日,汉灵帝刘宏下诏召蔡邕与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华、太史令单飏至金商门,入崇德殿,让中常侍曹节、王甫问他们关于灾异及消除变故所应当采取的办法,蔡邕用心答复。
汉灵帝刘宏又特诏询问蔡邕:“这近日来的异变事故的发生,到底是什么罪咎引起的?"
此时,朝廷焦急,汉灵帝刘宏心里也害怕。他便访问群公卿士,想听到一些忠言,但看他们都守口如瓶,不肯尽心,所以,汉灵帝刘宏万般无奈问向蔡邕。
"伯喈(jie),你经学功底深厚,所以朕特地问你,你应该阐明得失,指出为政的要点,不要唯唯否否,或者怀疑恐惧。全按经述对答,为了保密,就用皂囊封上。”
蔡邕,字伯喈,一代文学家、书法家。他也还是后世闻名的才女,蔡琰蔡文姬的父亲。
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汉灵帝直言相谏。
于是,这蔡邕就上奏认为妇人、宦官干预政事,是怪异发生的原因之一,并弹劾太尉劾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贪赃枉法,又举荐廷尉郭禧、光禄大夫桥玄、前任太尉刘宠,认为可以向他们咨议朝政。
汉灵帝刘宏在看了奏章后很是叹息,刘宏心里明白,但是有心无力,在起身上厕时,奏章被曹节在后面偷看了,就向左右的人泄露了全部内容,致使事情泄漏。
结果,就因为这事,蔡邕奏章上认为应该废黜的人,都非常恨他,企图打击报复。
万般无奈,又被多次陷害,汉灵帝刘宏因此下诏给尚书,召蔡邕质问。
虽然在这期间,蔡邕极力上疏为自己辩白,但是没用,倒霉的他虽然被免死,但是与家属被流放至朔方,不得因赦令而免罪。
这一天,并州朔方。
马蹄踏踏,阴风阵阵。
坐在马车里,一身憔悴的蔡邕的抱着年前出世的小蔡琰连连叹气。
"唉,妇人、宦官干预朝政,陛下又……唉…"
抱着襁褓里的小蔡琰,今年三十多岁的蔡邕也是没有办法了。
大汉朝廷,内有奸臣,宦官,污吏当道,外有异族,叛匪,横生。自己这样一个有志之士也是有心无力,也许这样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