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如此,朕也不能拒绝匈奴的和亲。”平安终于有机会说出朝会的议定事项。
钱若水面色如常,伸手掐了一把如意的小圆脸,如意吃得正欢,被她这一打断,生气地挥动手臂,钱若水只好收回手,道:“本宫在想,你会不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给自己父亲纳妃的皇帝呢?向来只有父亲决定儿子的婚事,可你倒好,反了过来。”
平安到底是孩子,羞愧地垂下头,“朕知道这样对母后不好,可是父皇他征战未归,朝臣们又极力支持和亲一事,儿臣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他们,毕竟这样对眼下的时局颇为有益。”
钱若水说:“你不是找不到理由拒绝,而是不想拒绝。”
管易这时才谨慎地出声:“娘娘与上皇感情深厚,经历生死,不是旁人可以随意摆布的。但若是拒绝匈奴的和亲,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匈奴能主动交好,于边境安危是大益,于北境战事亦是大益。自古以来,远交进攻,方为邦交之上策,而北境战事胶着,不宜再树敌,而且还是劲敌。”
“本宫并没有说不和亲。”钱若水笑容不变,“不过你方才也说了,匈奴主动交好,那是因为冉将军退敌之功,既然我大魏占据主动,又为何要同意匈奴的和亲,若是轻易答应,岂不是显得我们怕了他不成?本宫也不是不想和亲,只是这匈奴的公主能适应大魏的风俗与否,还是个未知数,若是再生节枝,于后宫于朝堂又是一次灾祸。不如这样,太上皇还在远征,匈奴此时和亲也是不太适合,毕竟太上皇不在朝中,让他回朝是不可能的,不如让匈奴把人先送过来,好好调教再说。”
和亲可以,但杜恪辰不在京城,这个亲也是白和。
管易欲言又止。
“怎么?匈奴人还有其他要求?”钱若水没有放过管易的表情变化。
顾征替他开了口,道:“匈奴人说,这时正是冬歇期,两军休战,上皇在北境难免孤单寂寞,要把公主送到北境去陪伴上皇。”
钱若水脸色微变,“胡闹!两军阵前,岂能儿戏。”
顾征又道:“匈奴人还说了,他们的公主也能统军打仗,于北境的战事无异于如虎添翼。”
“和亲可以,但参与战事,伴驾北境,本宫绝不同意。”钱若水态度强硬,“宣冉续进宫,本宫有事要问他,几位辅政若是没有别的事情,也都留下来。天色已晚,传膳吧,边吃边聊。”
说是边吃边聊,可几位辅政食不下咽,只希望快点出宫,不必和钱若水面对面。冉续来得很快,一脸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模样。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