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仍是不依不饶。有不同意见在朝堂之上实属正常,世家与寒门常为了各自的利益当殿辩论,可就事论事,就算言辞再激烈,也是利益之争。如今萧朗元一再对钱若水进行人身攻击,已经不是利益使然。
简飒早就收起无害的笑意,眉目染霜,“陛下乃是当世战神,尚无法预测边关之战局,萧大人一介书生,如何敢妄言战局?”
“既然已经做了牺牲,如今功成身退,陛下给她些许奖励也就是了,何必委以中宫之位。”
以往萧朗元的诋毁之言,杜恪辰不过是听之任之,也就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以为是杜恪辰的默许,在元日的大朝上,萧朗元当着文武百官的命说出这等卑劣的话语,还以为自己是在为帝王尽忠。当然,他也是在为自己的女儿争取最大的利益。
可杜恪辰之前的隐忍,不代表他会一味地沉默下去。以前不予以惩诫,是因为没有起到震慑的作用。今日,当着满朝文官,杜恪辰当即免去萧朗元的侍中之职,贬官三级,重入翰林,以待后用,因对皇后出言不逊,杖罚五十,扔出宫去。
于元日大朝,对萧朗元施以如此重罚,杀一儆佰,震慑朝堂,以免再有人用同样的事情继续纠缠,阻挠封后。杜恪辰的强势霸悍,在早年从军时已是无人敢逆,今日发威,谁也不敢小觑,世家做壁上观,暗自叫好,寒士却因此失了领头羊,不敢再继续叫嚣。
经此一役,寒门士子也都沉寂下来,朝堂上又重现世家风仪,各家子弟纷纷出仕,重夺京城风光。
可不管世家有多少子弟入朝为官,杜恪辰却始终没有再让柳氏的子弟出仕,这也就急坏了柳太后,觉得这都是钱若水在捣鬼,与她作对。
于是,柳太后在称病要拖延封后大典。
原因仍是老掉牙的八字相克,意在把钱若水逼出宫去。
正值上元佳节,杜恪辰特意让钱忠英进宫陪钱若水闲话家常,听到柳太后如此纠缠,钱忠英冷冷一笑,“她还以为我钱家没人吗?老夫就算是退隐,也还是世家望族,子嗣不旺虽是可惜,可老夫也不是弄不死她。”
钱若水听得心中大悦,安抚道:“爹爹莫恼,太后就有这几招罢了,女儿能应付,还没到弄死她的地步。再怎么说,她还是陛下生母,岂能让他背上不孝之名,失却天下民心。”
“民心?何为民心?不过就是朝臣们唬弄人的说辞罢了。朝堂之上,后宫之事,百姓又有几人知道个中门道,还不都是朝臣一家之言,以讹传讹,添油加醋,横生是非罢了。陛下于万民之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