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萧朗元在御前失仪,被杜恪辰罚了三个月的俸禄,这本是小事,可因为事关六宫的归属,于是京城的世家显贵都为此而议论纷纷,觉得萧朗元不就是痴人说梦,尽想着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当朝皇后又岂是一个寒门之女,能够匹配的。
想当年,若不是杜恪辰远走西北,世家无一人愿意让女儿与他远赴西北苦寒之地吃苦,又岂会让萧氏得了便宜,坐上正妃之位。这正妃之位坐也就坐了,可她又不受宠,又无子嗣,凭什么肖想中宫之位。以前是钱若水没回来,权贵之家乐得与萧朗元结交,可钱若水带着皇子回来了,那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说到底,世家有世家的骄傲,且几代积累才有了树大根深,又岂会被一个寒门状元轻易收买。且不说他才学如何,若他真有才干,也不会多年来一直不得重用,到了杜恪辰还朝时,因为萧贤妃的关系,才予以重用,而且这样的重用,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两相权衡之意,只有萧朗元以为自己深得帝心。
因他被罚一案,许多原本与萧朗元走得近的世家渐渐与他疏远,朝堂上的同僚,除了他的几个门生和门下省的下属之外,也对他没有先前热络。
萧朗元倒不以为意,觉得这些人都是些目光短浅的,像钱若水这般没有娘家做后盾的皇后,要不了几日就会被废掉,他只等着女儿上位就能一扫阴霾。其实,萧朗元的自信除了他本身的清高之外,还有来自楼解言一再示好,更加坚定他定然能稳居国丈之位的信心。
楼解言也是青年才俊,年少时因出使西域诸位更备受关注。但楼解言并非寒门,他是庶出,且与妹妹楼解语不得嫡母所喜,在十岁时被赶出家门,吃百家饭长大。后来得到启蒙恩师的收留,发奋苦读,于十四岁那年带着妹妹出使西域,为大魏与西域的交好奠定基础,成为大魏与西域通商的第一人,永载史册。如今,他已是二品大员,礼部尚书,深受器重。但他过不去的始终是楼解语在凉州被毁去容貌,废去一腿,终生残疾,曾经美好开朗的女子,如今只剩下灰败的脸色,毫无神采的眸子透着一股子看透世事的木然。
楼解言与妹妹一道被赶出家门时,楼解语才五岁,他百般艰辛都不曾让她受过委屈,就算是与他一同出使西域,他都是呵护备至。如今与他相依为命的妹妹成了这副模样,他却无能为力,哀叹当初自己无法阻止她被赐婚的同时,也恨上了害妹妹的钱若水。当然,他并不认为一个钱若水就能把楼解语害成这样,内宅阴私他未尝不明白此中的门道,身为主母的萧云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钱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