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聪明好学,曾老实感慨道:“要是能够去大城里的书院就好了,你能学到更多东西。不过,那贵得要命的学费,咱普通人都上不起,可惜了。”曾老实摇头道。
“没事的,爷爷。我现在能认个字,都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哪能要求那么多呢!”秦沐阳赶紧安慰道。如今识字的目的已经达到,秦沐阳十分满意。接下来就是该誊写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了。
告别了曾爷爷家,秦沐阳就回到了家里。第二天,秦沐阳要求跟着父亲去了镇里卖药材及猎物皮毛,在镇上买了笔墨纸砚,准备开始自己的誊书大业。虽然过了好几个月,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仍清清楚楚。当《黄帝内经》第一句话誊在纸上时,秦沐阳激动了,他觉得自己写下笔下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接下来三年里,秦沐阳一边书写着记忆里的华夏古代典籍,一边尽可能地帮父母的忙,没事的时候陪曾爷爷说说话,偶尔和村子里的伙伴们做做游戏,生活充实和快意。当最后一本书装订成册后,秦沐阳舒了一口气。望着自己小屋里整整齐齐的近百本书,儒道兵医,无所不包,秦沐阳充满了自豪感。想起这几年中,秦沐阳除了默写出这些书外,也深入学习了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等医家典籍,熟悉掌握了中医方面的理论知识,就欠些实践的机会。“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镇里的医馆当个学徒,好好的实践一番”,秦沐阳想道“对了,再过半个月,过了春祭,我就满十岁了,按照村里的规定,应该跟着大人们进山学习打猎,是该向父亲请教一些有关知识了。”
就这样,半个月后,春祭刚过,山风还有些料峭,大山已经披上一层浅绿的春装,猫了一冬的动物已经开始活动了。秦沐阳,曾阿牛,曾壮几个刚满十岁的小家伙,一张小脸红扑扑的,紧紧得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
“跟紧了,别落了下去。今儿是让你们几个小家伙涨涨见识,过一段日子,就会让你们亲自操作一番,仔细学着。”大人们细细叮嘱道。
“嘻嘻,别担心,很容易学的,哥哥进山进三年了,现在已经能单独打猎了,呵呵。”一个十三岁模样的少年吹嘘道,三年前,他也是这般模样。
“恩,恩”小孩子们心不在焉的应道,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还是大志家的孩子懂事儿呀。你瞧瞧这几个兔崽子的样儿,多向人家阿阳好好学着。”一个黑脸的大汉,在小孩后面,一边催促,一边瓮声说道。
“都像阿阳那样,咱们都省心了。”前边的一个瘦脸大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