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介绍,互相寒暄吹捧一阵,不久,那些特地来欢迎周虎臣的文武官员立刻回了扬州城,而周虎臣则继续停留在冶山镇。
在史可法的介绍下,周虎臣知道原来的扬州知府马鸣騄去了南京,现在是提刑按察司副。新任的扬州知府是任民育,而史可法急檄各镇赴援后,扬州终于有了两支援军,驻守在高家集的总兵刘肇基来援。而另一部却是甘肃镇总兵李凄凤、监军副使高岐凤率领的四千人。
周虎臣知道这两个人,他对这段悲剧的历史比较熟,这李凄凤、高岐凤两个人是败类!在原来的历史上,李凄凤、高岐凤来扬州的目的是想挟持史可法投降满清。而史可法在这件事上也充分暴露他读书人的弱点,他过于仁慈,在李凄凤、高岐凤劝史可法一起投降清军时,史可法只是怒斥了两人,并说:“扬州乃我应死之地,汝二人欲富贵,可自图之!”
就这样,李凄凤、高岐凤在原来的历史上于当夜二鼓斩关拔营而去,临行,他们还**护饷的几支明军一起出城降清。
周虎臣知道这件事,其实,无论李凄凤和高岐凤两个人是否已经投靠了建奴无关紧要,他们已经死定了。
家丁首领周万江在周虎臣给他一阵耳语后迅速离开了大营,他带着几名家丁上马直奔扬州城而去。
防患于未然!
李凄凤和高岐凤被判了死刑,他们那些手下不会有一个人逃脱这种命运,周虎臣的士兵干这种事太熟练了。
已经杀了多少“自己人”?杀了多少敌人?周虎臣不知道,在他的记忆中好像加在一起已经过了百万,而这个杀戮还要继续,有太多的人需要他去杀,而且必杀!
“我会成为历史留名的屠夫啊!”
周虎臣仰天长叹,为了这个华夏,周虎臣这个屠夫的名号恐怕要进行一辈子,而且注定要杀的扬名于史册,让无数人“敬仰”无比。
历史的功过自有历史评说,周虎臣不在意。
周虎臣很累了,可他刚刚跑到自己的营帐中安定下来,他的老子却跑了过来。
进入周虎臣的营帐,周虎臣施礼后,周遇吉也终于显露出了慈父的一面,他轻轻地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以示鼓励和满意。外面人太多,周遇吉一直没机会,至于夸赞什么的就免了,父子之间根本不需要。
周遇吉坐下,战斗的整个经过斥候已经详细传报给了周遇吉,这已经不用说了,周遇吉说起了另一件事:“高起潜被我捉住了,未经一战就想逃跑时被我们的人在江上捉住了!哦...对了,高起潜是江北监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