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些该死的明狗终于走了!
————————————
太阳正在西沉,白雪开始融化,大地上好似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暗灰色,就在杨柳青的树林边,于海,还有那些刚刚加入的新丁,他们搀扶着那些受伤的勇士,用他们最真挚的情感来表达,来迎接这些归来的勇士——他们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手臂,还有手中武器。
“七叔,是七天时间吗?”
“我们的确与建奴周旋了七天!绝对是七天,不会错的!”
柳七的回答让周虎臣很难理解,历史惊人的重复了,在他的记忆中,历史记载的也是七天,这是巧合?还是天意?至于是不是夸大了时间,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这些建奴的数量与历史的记载完全相符合。
历史变了,战果不同啊!
在历史记载中,周遇吉的斩获是几千,没有详细数字,更没有缴获财物的记载。可是这一次,对建奴的斩获应该有两万人!而且,还有那些被解救的约两万大明青壮,还应该有眼前这些堆成山一样的各种物资,当然,对于这些物资,周虎臣也希望不要记载于史册,起码现在他不希望。
热乎乎的一顿晚餐,一簇簇篝火在夜风中摇摆,士兵们不用再忍受寒冷了,因为,缴获物中有大量的帐篷,士兵们可以睡在帐篷里了,周遇吉父子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不如家中的热炕头,但有了这些帐篷,寒冷的夜晚好过了很多,最起码比露宿野外好过了很多。
“还要熬三天,我们就可以派人去京师报捷了!”
周虎臣惬意的笑着,父子二人在一座巨大的帐篷中席地而坐,当然,地上铺着厚厚的毛毡,父子身旁不远,一个很大很大的铜盆中,盆中的炭火“啪啪”的冒着火星,带来阵阵暖意。
三天时间,三天时间什么意思——三天之后,周遇吉在紫荆关的步兵就会到来,会有五千人前来接应,这五千人会把这些物资一次姓的带走,带到山西。所以,周虎臣才会说,还要等三天,三天后才可以派人去京师报捷。
“建奴还是很强!聊尽人意而已!不过...这些财物的确很有用途,留下就留下吧!我们...可以招募更多的士兵,可以让我们的士兵吃饱,将来在山西可以有一番作为了!为父...”作为大明的太子少保、左都督、一省的正印总兵官,说起这些“阿堵之物”,周遇吉有些不适应:
但...他能理解儿子的用心良苦。儿子是自己的好,士兵当然也是自己的好,物资留给自己的士兵无以伦比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