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雄无觅处(4 / 4)

三国第一强兵 鲈州鱼 3463 字 2021-06-07

得了前身的记忆后,王羽心知,自己的便宜老爹,也不是纯粹的酱油党。

王家在泰山郡堪称一方豪强。黄巾乱起前,王匡还曾在何进的大将军府任职。其后乱起,受何进之命,王匡回乡招募乡勇,镇压起义,经历堪称不凡。尤其让王匡引以为傲的,是他在十常侍之乱中,与袁绍并肩作战,手刃了中常侍高望。

总而言之,王匡称得上是位名士,手下还有一定的势力,所以他被董卓列入了笼络的名单,任命为河内太守。

当然,董卓的笼络相当失败。王匡之所以成为盟军的先锋,并非单纯因为地理因素,事实上,他是一个相当坚定的保皇党,坚定的程度,让王羽都有些难以置信。

早在联盟成立之前,王匡就开始积极准备,并且四处串联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为了筹集军粮,供联军用度,王匡到任河内后,就打起了郡内官绅的主意。他广遣密探,查探官员和豪强们的过失把柄,发现一个,就抓一个,然后向对方讨要钱粮。

说白了,就是绑票勒索。

更奇葩的是,得罪了豪强后,他竟然又不管不顾的跑去拉拢对方,也不知他到底是如何威逼利诱的,竟然让他拉出一支豪强私兵组成的兵马来。适才对王羽冷嘲热讽的军卒,正是出自这支部队。

对此,王羽十分无语。

天知道自家这位老爹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友军,除了虚张声势,还有什么用?能不能虚张声势恐怕都有疑问。由于害怕被勒索,很多河内的大户都跑了,去哪儿的都有,董卓没聋也没瞎,他会一点问题都察觉不到吗?

这支友军,与其说是助力,还不如说是定时炸弹呢。

不管怎么样,王羽的目的既然是称雄问鼎,他就必须得保住家底,不能让冲动的老爹稀里糊涂的全给糟蹋了。

想力挽狂澜,关键就在于指挥权!就算拿不到全部,能掌握一部分精锐也行。

掌握全军就可以统筹指挥,发挥自己军略特长;掌控部分也可以奇兵突袭,设置埋伏,总之,只要拿到指挥权,就有死中求活的机会。

如果因为前身的无能,实在做不到……王羽傲然一笑,嘿,指挥不了别人,还不能指挥自己么?

一人之力,在数万人的大战中力挽狂澜,这种事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不过,王牌特工,本就是要创造奇迹的。

————

新书上传,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求奇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