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总之当官的不许经商,经商的不许当官,以后即便是我的儿nv们,也照样按这条规矩来!这件事就这么定,鼓励经商,但是要管起来他们比放任他们更好!”
诸臣一听,得!这件事只能这么办了,想想也是,把商业管起来,总比放任他们随便胡搞要强,国家还可以收取大批的税金,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兵部方面,肖天健的意见很明确,武不干政,文不主兵,兵部就是负责天下兵马的管理调动,主要负责的是对外的战争,不许干涉政务,当然文官系统也不能干涉军队,军人就是军人,单纯一点更好,他们服从的是国家最高的控制者,也就是肖天健,最起码现在是这样的!
当然为了防止军将坐大,尾大不掉,肖天健其实早就在安排这种事,刑天军诸军只能从后勤部领取粮秣,战事情况特殊才能依靠缴获之类的来满足需要,平时是不许在驻地征粮征饷,后勤部的粮饷又要从户部支取,军官的选调也不是军将可以做主的,一般人想要在刑天军系统之中,培养出一支效忠于他们si人的军队,那是基本上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兵部jiāo给军人去负责管理,也不怕出什么luàn子,这一点最终也得到了诸臣的支持,这些部mén不给眼下军将们留一个也说不过去。
礼部方面肖天健认为可以尽可能的压缩,今后主要负责外事方面的事情,说白了就是以后的外jiāo部,一方面负责和外国jiāo往,一方面要负责起来对外的情报搜集,至于皇室的排场问题,就可以能省则省。
肖天健的意思很明白,就是现在虽然要立国,但是国家经过这些年的动luàn和天灾**之后,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排场的事情能免则免,今后省下钱尽可能的用于民事方面的事情,多给老百姓办点实事。
于是礼部便成了六部之中最小的一个部,同时也属于最不重要的一个部,诸臣最终也都答应了下来。
最后只剩下了吏部,至于吏部,肖天健也没有过多的提出太多的意见,但是却提出来对官员的选拔今后不见得就一定要通过科考来进行,当官要有文化是必然的,但是只读四书五经会做八股文,是绝对不成的,学以致用,用人就要有所专才行,让懂行的去管事,比不懂行的要强太多,这方面就是以后选官的标准,另外就是要设置推行更加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能上就能下,合格的官员可以舒舒服服的当官,但是不合格的庸才考核不通过,就直接贬回家种田去,省的祸国殃民。
这些繁杂的事情商量起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把肖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