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简介(1 / 4)

沿海岁月 赵正安 3021 字 2021-06-07

?这是个鲜为人知的行业,所以有必要简要地介绍一下,以便有个大致的了解。

不知从什么年月开始,沿海一带就有了潜捕行业的尝试先驱者,初期的螺船是由废弃的渔船改装的,船上的设备原始而简陋,他们经历了多少磨难,花费了多少岁月,无从考究,只知道他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求的脚步,只到有一天,那些先驱们终于成功地捕捞到了陆地罕见的海洋生物,返航的螺船刚刚到达港口就让倍感新奇的人们抢购一空,从此,这个新兴的职业就开始粉墨登场...。

当地渔民看到这个行业广阔的利润空间,就纷纷改装自己的渔船,随后更多的人也相继加入了进来。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条产业。但当时的捕捞设备与经验还不够完善,所以产值很低,对于当时那个巨大的需求市场来说,这些产值无异于九牛一毛,冰山一角。因此那时的贝类非常抢手,价格也哄抬得很高。毫无疑问,当年那些潜捕者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这里说的水工,无疑就是指那些潜入海底作业的人。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从海底把那些贝类捞上来,然后按数量和价格与船老板分成。随着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相关问题都跟着走向成熟与规范。初期的潜水员都是背负氧气瓶下水的,主要捕捞那些珍稀的海洋物种,象文蛤,牛耳螺,象鼻螺,珍珠贝等等。这些贝类通常都不是群居生活,分布凌散,所以潜水员必须在海底下大块面地去寻找,灵便个体的氧气瓶自然是这种捕捞方式最合适的潜水设备。后来随着这个群体的壮大,还有外来人员也纷纷加入,那些珍稀海洋物种就渐渐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于是,这个行业开始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落。到后来甚至连生存都很难维持了。

说到外来人员,也就是当地人称之为‘捞佬’的这个群体,其实大都是内地人,而且这些内地分别来自南北两个不同的地方,下面就简称为南队北队,这些人根本就没接触过海洋,有的甚至连海都没见过,按常规来说,他们本来与这个海上职业一点关联也没有,何况那些当地渔民是非常保守非常排外的,这毕竟是他们生存渠道,靠海吃海是他们一代代延续下来的,他们当然不愿意外人过来抢自己的口中食。之所以有这么多外地人汇集在这里从事这个职业,无疑就有一个牵引的源头,其实这个源头就是女人,也可以说‘万恶淫为首’的裙带关系,正是这种无法抵御的人性诱惑,才有足够的力量撞开渔民封闭保守的大门。

张超所处的这个团队就是北队。在当时那种局面下,他们就考虑了要另擗蹊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