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性,如果一个人不管面对谁都是用一种方式去爱,那么即便是他成功了,得到的也是一辈子的雷同。而且,这种爱一次和爱一百次相同的生活谁都不会追求,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新鲜感的!
当然,也有人对“叶开”处理感情问题的方式,或者是对我大量引用“花痴”的写作手法表示不满。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不太明白“叶开”处理感情的方式,请参看小说标题。
之所选1979这个有趣的年份,除了因为它是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之外,还因为它是“70后”和“80”后冲突开始的分割线,因此在这个矛盾的念头重生的“叶开”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身上应该是既有“80后”的张狂无忌,又有重生后因为受到“70后”这个大环境的熏陶而产生的含蓄与隐忍,而且因为这两种矛盾同时出现在了他身上,所以他一直摇摆不定。
至于说书中花痴太多,我想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理解起来这一点应该不会很难,就像蓝色郁金香大大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圈的大小决定了他的人脉关系。(原贴不是这么说的!我因为记不太清了,所以只能表达一下大概意思)
如果我写的是一个整天不出闺阁的大小姐,那么除了父母双亲和丫环之外,她可能谁都不认识。但我写的是一个血里有风的人物,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于是在这种潜移默化当中他有了自己的特点和性格标记,或者我们叫“气质”。
对于不喜欢这种江湖气的人来说,主角不过就是他们身边的一阵风,而如果遇上恰恰对这种江湖气好奇的人,主角就是一剂毒药,很容易让人失去自我的毒药。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游荡在只有十个人的社交圈当中,那么即便是只有两个女孩儿倒贴他,这个比例也显得过高,而如果一个人的社交圈的保有量是一千人,即便是有二十个女孩儿倒贴他,这个比例也不算恐怖。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最近有几个读者骂主角是败类,或者叫祸国殃民。这个问题在我刚开始发布公众章节的时候也有人提过,只不过后来不了了之了。
那么现在我重申一点,我是用一个重生的人物来素描一个时代,换句话讲,我是为了怕被“河蟹”掉而疯言疯语。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到了本文中段的时候我开始大量的运用对话这种看起来很枯燥很单一的方式。
我不是不明白这样做的坏处,只是我想表达的很多东西不适合用白描的方式去写,或者说不适合我这样的小人物去指三道四,我只能通过主角和别人的这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