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显眼和夺目。
“《电锯惊魂》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除了保护儿童以及青少年人,避免让他们接触一些可能对他们有不良影响的电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影分级制对成熟观影人群来说也是好的,也让成年人有机会观看更多描写chéng rén世界现实一面的电影。这是一个世俗社会,而非圣人社会,一个宽松有活力的社会,应该允许有普通人的需求。才是自信成熟的文化环境的常态。无论是恐怖片、神鬼片,还是情sè片、暴力血腥片,大家对题材电影有更多的选择,这是电影工业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号召整个电影界都来呼吁分级,不仅仅出于保护观影人群,也为了可以规范电影市场。”
“1896年电影开始传入香港,1913年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创办,1925年上映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1934年香港第一部有声片诞生,1953年电检条例制定。昨天,李毅华导演的这一部《电锯惊魂》,虽然里面充斥着刺激眼球的血腥镜头,但是好在李毅华导演事先做好准备,让未满18周岁以下的人排除在外,免除了毒害青少年的心里健康。在这里对李毅华的导演执意崇高的敬意……”
《新报》的报道,着重点则是导演、演员和影片之中所采用的新的东西,也可谓标新立异了。
“……相对于片子的血腥,影片之中演员的表演,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对于主演,导演大胆启用被台湾雪藏的梁佳辉,当年的大清皇帝已经是证明了他的演技,因为政治的原因,这么一个好的演员被掩埋了,这一次他影片之中的表演,证明了导演的眼光。相对于老演员,无线的新演员任达桦和吴振宇,对于演员情绪的把握极为有分寸,特别是在主人翁经历巨大创伤之后前后的转变,更是把握得极为到位……”
相对于表扬,批评声也不少,任何一个影片都是这样,没有争论是不可能的。,《都市报》里面则是一篇一个叫黄志的影评人写的评论,除了像卫道士一样对影片一阵的狂轰滥炸。
“……整部片子不知所谓,只是用一些血腥的镜头来搏人眼球,剧情简直是东拼西凑,什么电锯惊魂,简直就是杀人狂魔,但是导演却对这种人顶礼膜拜,而且影片的拍摄也是粗制滥造,小成本就是小成本,那些特效化妆也只能是让人感到作呕。还有里面的演员,一个个的大呼小叫,表演虚假做作。一个刚入行不久的导演,几个三流的小演员,完全拍摄了一部不入流的影片……”
除了黄志的评论,有很多的报纸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