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留在禁军只当个官军,他离开校场时回望着说道:“此次中不了武举全因遇到这等高手,无妨,下次我定要中得!”
再说这高俅回到府后,正心里合计要用这杨志,一听对杨志是如此的安排,不禁心中大喜,心想我在危难之时拉他一把,他定会为我效力。高俅叫人去请杨志,向其说明自己的来意。杨志对高俅也说明了自己的出身,原来他是三代将门之后,抗辽名将武候杨令公的子孙、杨三郎,杨勋的后人,杨志父的亲杨再礼正是杨正心的叔伯哥哥。
看官听说,武候杨令公为何人?杨令公名为杨业,随读书不多,但却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其人骁勇善骑射,世称“无敌”。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杨业仗一口“九环金锋刀”,在雁门关横扫辽军,威震北国,辽人但见杨业旗号,即刻逃遁,逼得辽主止息兵戈。宋太宗赵光义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杨业为副主将,主将潘美、刺史王侁、护军刘文裕不听杨业良言,贪功求名,致使战败。杨业被困天狼山盼救兵不到,率军奋力突围,亲杀上百敌人,己方士兵死伤殆尽,杨业浑身受伤十多处,战马负伤倒地,力竭被擒。杨业不降,悲愤长叹:“圣上待我很甚厚,我生平夙愿收复燕云、守卫边疆,不想今反被奸臣所累,致使兵败,今唯死而已!”因此绝食三天而亡。杨三郎,杨勋乃是杨业的第三子,后于征辽的幽州战役时战死于金沙滩。
有诗赞到:
汉家飞将领熊罴,
死战燕山护我师;
威信仇方名不来,
至今奚虏奉遗祠。
话说高俅劝杨志到:“状元不必担忧,那等贪官污吏屈煞了英雄,着实可恨,我当于圣上面前保奏英雄。不知道英雄可愿与我前往西夏战场?在那边但要立功也可光宗耀祖!”
杨志急忙称谢,说道:“我高俅别无他求,只望一刀一枪在边疆上博一个封妻荫子,也算不辱没了祖宗。”
高俅就命杨志为军校跟随出征,同时封李伯暄为参谋,牛邦曦为护卫,党家兄弟都为军校。那党世英见请了杨志,虽表面上以礼相待,但多不以为然,常有挑衅之意,杨志因碍于前程,只装作不知。
一切准备完毕后,高俅催动大军出征,那宋徽宗亲自相送,文武官员多有善于巴结者也都来饯行,高俅顿觉威风凛凛,俨然已经成了一位威武的将军。饮过饯行酒后高俅攀鞍上马,望前线进发。
话说此时的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顺,听了亲弟,晋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