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这个脾气,我就不信了,黄蛟,黄元帅,你自认比太祖皇帝还能吗?”
黄蛟一听,赶紧从帅椅上弹坐而起,向东抱拳拱手,道:“老将军休如此说,太祖皇帝英明神武,戎马一生,鼎定江山。谁人敢说及得他万一。”
韩辉转向龚达人,向他睥睨了一眼,道:“听到了吗?黄元帅可是自认不及太祖皇帝的。”袭达人本欲用军纪来压他一头,哪知反被他抢白,抬出太祖皇帝来,狠狠反将了自已一军,自觉大大的没趣,当下恨恨不语。
韩辉续道:“嘿,军纪我是不犯的,可谁要是想陷杨元帅于不义,我可是不答应。”说罢回头看看宋得志等。
宋得志等并许多军兵齐声道:“不答应,不答应。”这校场极为空阔,数千人同声一呼,声震云霄,便如炸雷一般。
黄蛟不由暗自吃惊,想不到杨承业如此得军心。但转念一想,随即便放下心来。笑道:“韩老将军所言极是,杨元帅平素深得军心,我等也相处不错。又怎会平白诬陷于他,只是现下有皇上亲笔御旨,君命大如天,我也是奉旨行事。”
韩辉上前一步,将手一伸,道:“圣旨,在哪儿?为何不示之于众,在这费这口舌。”
黄蛟回头,大声道:“有请钦差大人!”
后面一人答应道:“是,有请钦差郑公公郑大人。”
话音刚落,只见点将台后的大帐之中,一人踱步而出。
众人看时,乃是一个年老的太监,身子却是极长极大,便如一颗树般,从帐前缓缓移近。
郑顺施施然走到将台前,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个黄色卷轴,再缓缓展开,朗声道:“圣旨下。”
黄蛟赶紧从帅案站起身来,躬身拱手站在旁边。台下众将士也皆肃立听旨。因为军中立有严规,甲胄在身时听旨,可以不跪,但须肃立禁语,神貌恭敬,否则便犯了大不敬之罪。
只听郑顺颂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今查镇西将军、一等公、国舅杨承业因太子被遂一事,心怀怨望,口出不逊。后更勾结太子,私调边军,意在不臣。今着三关副帅黄蛟即时拿下,移送京师治罪,三关统帅一职由黄蛟署理。钦此!”
黄蛟口称万岁,谢恩已毕。
郑顺向台下众将道:“各位将军,杨承业犯上图谋不臣,大家并不知情,不知者不究,现下大局已定,犯臣已然由黄元帅设计拿下,以后大家安心跟随黄元帅镇守边关,将来为国建功立业,不在话下。呵呵,大家不必多虑。”
韩辉宋得志等初时并不信杨承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