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嫂子快坐吧,”宛阳郡主拉着萧氏歪上罗汉床,床上湘妃竹的垫子沁凉,“母妃这几日逼着我学苏绣,我手笨的很,正好嫂子来了”。
宛阳郡主说着便有大丫鬟笑着奉上了针线萝子,最上面是一张绣了一半的帕子紧紧绷在绣绷里,宛阳郡主气鼓鼓的扯着帕子,“嫂子你可不准笑我!”
萧氏笑道,“连皇上都夸我们宛阳才思敏捷不输男儿,琴棋书画都能学会,难道还会被朵兰花难倒?”
宛阳郡主丧气,“我本来也以为不难的,可谁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怎么绣都不得味!”
萧氏便细细将苏绣的要诀说与她听,又动手示范,宛阳郡主领悟的很快,只是动起手来却依旧乱七八糟,不忍卒视,萧氏笑道,“这绣花是水磨的功夫,功夫到了,自然就好了,不必急的”。
宛阳郡主无奈点头,又问道,“嫂子今日来有什么事没有?”
只要是愿意认真对待的人,宛阳从来都会让人觉得跟她在一起说不出的舒服,萧氏便笑了笑,“是这样,上次你设赏花宴,邀了文昌侯府的大姑娘,你大哥特意吩咐了我准备一份体面的见面礼,不想舒大姑娘因病未来,这次的诗会,你大哥又嘱咐了我,倒是从未见过他对什么事这么上心过,我实在不敢怠慢,便来寻你问问,也好给我出个主意”。
宛阳郡主扫了一眼丫鬟捧着的托盘,托盘中各色珠玉首饰莹润生辉,“不过是个没落侯府的小姐,即便大哥交待了,也当不起嫂子如此慎重对待”。
这意思是说便是世子瞧上了,甚至迎进府中,也不过是个没落侯府的姑娘,根本不敢与自己争锋了,萧氏看向宛阳郡主的目光多了几分感激,说起来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嫁进靖王府给她最多依靠最多支持的不是世子,不是靖王妃,竟是这个刚及笄的小姑。
宛阳郡主随意挑了一只金镶玉的手镯,“就这个罢,我瞧那舒大姑娘倒不似是喜那些金玉俗物的”。
不喜金玉俗物,却偏偏选了金镶玉的镯子,萧氏更是放了心,“到底还是郡主心思玲珑,我挑选了半日都拿不定主意,应该一早就来寻郡主的”。
宛阳郡主淡淡嗯了一声,萧氏又说了几句闲话,便告辞回去,不想竟看见孟玄瑢靠在主屋的凉榻上看书,身后两个丫鬟打着扇子。
萧氏难掩欣喜道,“世子怎么回来了?今日不用去衙门?”
“热,懒得在那干熬着,”反正也没人敢说他靖王世子光拿俸禄不上衙门。
萧氏其实并不赞成这种不负责任的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