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少年樱宁(1 / 7)

樱宁子 易水晓风 5599 字 2021-06-07

?1

五老山。

此山相传是远古时期五位智者在此为伏羲帝授《河图》、《洛书》而得名,仍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至今已有三千余年。

五老山洞天福地,自古以来引得无数求仙问道者纷拥而至,但真正能叩山而入者十之一二,而即使入得山中,能得仙缘者,更是少之又少。那些失败者境遇差的便永远葬身于山中,客死他乡。境遇好的,能全身而退,坦然的回到家中不再作非分之想,执着的便在山下居住下来,盼望着能出现转机。千百年来日积月累,五老山附近便形成了几个小镇,倒也热闹起来。到了现在,山下村民逐渐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向来只有仙寻人,没有人寻仙。意思是求仙得有仙缘,没有仙缘硬求是求不来的。因此,现在当地村民绝少有进山者,安安稳稳在此种地营生,繁衍生息。

话说离五老山附近有一个县,名叫王十县,离县中心二十里许有一处叫石家庄的村庄,庄上有百十户人家,倒也是一个大村庄。庄里村民大多姓石,但在石家庄的村边有一户人家却姓樱,户主樱有道与妻子尤氏是从外乡流落至此,看到此处富庶,便安下家来。

樱有道会识文断字,便在村上开了个学堂,靠教书谋生,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有时也替人代写家书,出售门联,日子过得也安稳。樱有道有一女名叫樱英,十六岁便出阁,嫁给了镇上一捕快为妻。在樱有道四十岁那年竟又再添一子,老蚌得珠自是喜出望外,便取名樱宁,希望此子能常伴身侧,生活安宁。

樱宁自小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之本领,自识字起便博览群书,且生得眼眉清秀,仪表堂堂,也是远近闻名的一个人儿。可惜好景不长,在樱宁十四岁那年,樱有道身染重疾,不久便归了西,此后尤氏也积郁成疾,紧随夫君而去了。一年之间,樱宁连丧双亲,悲痛不已,特别是樱宁除了读书写诗,便身无长处,生活失了依靠,便不似以前那般洒脱,有些消沉起来。还好姐姐樱英离此不远,时常来接济樱宁,樱宁凭着一手好字,接了父亲的班,常上街去给人写些家书,勉强糊口,但生活却依旧潦倒,本想年龄再大些便能上京参加科考,但如今连果腹都有问题,科考是想都不想了。本来家中有几间小屋,倒也齐整,但樱宁却不善家务,无人收拾,慢慢也变得破败起来。

2

烟花三月,乍暖还寒。

这天,天刚蒙蒙亮,樱宁便早早起床,往王十镇上赶去。因为今天是元宵节,镇上热闹,生意肯定不错,况且姐姐早早就嘱咐他到家中吃个团圆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