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布列斯特和约(2 / 3)

自尊,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在《布列斯特和约》之前,苏俄人已经与中国、奥斯曼土耳其和日本达成默契。中国人拿到了蒙古和中东铁路,收回了俄国租界,以至于暮气沉沉的北洋政府在这一瞬间居然有了老树开花的新意;奥斯曼土耳其拿到了一部分北高加索。占据可以狩猎东欧平原的有利阵地;日本人虽然没能独占海参崴港,但是北库页岛和堪察加半岛南部足以安抚他们。

既然苏俄人面对中国、奥斯曼土耳其这些末流国家都能拉得下脸面,德国人在《布列斯特和约》上面的收获可想而知。

根据这份苛刻的合约,苏俄人丢掉了从北高加索和乌克兰到波罗的海低地三国,总面积超过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必须承认乌克兰和芬兰独立,支持波兰复国。

德国成功地将海岸线推进至里加湾。复国的波兰位置比另一个时空要更加靠北,虽然没了聊胜于无的但泽走廊,但是幸运的波兰人在王海蒂的坚持下,意外获得了从里加湾到塔林这一段海岸线,坐实了海洋国家的帽子。

几乎是同一时间,《德波条约》签订,德国和复国的波兰结成泛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超级同盟,王海蒂独创的德波煤钢共同体将成为联盟最坚实的基础。

《布列斯特合约》和《德波条约》震惊世界。就在协约国人跳着脚破口大骂俄国人无耻的时候,美国人服软求和的消息纷至沓来。

美国人自以为他们做的很隐秘,但是欧洲从来就不是个能藏事的地方,更何况半殖民地的中国根本就是列强的情报筛子。

苏俄彻底退出战争,美国人求和将苦苦支撑的协约国打得魂飞魄散,在这种条件下,协约国列强反应不一。

英国人的态度是暧昧的。

奥克尼群岛海战惨败意味着日不落帝国赖以为生的海上运输线被彻底掐断,约翰牛被德国刽子手强行阉割,不仅不列颠岛资源告罄,而且本土全面暴露在德国人的舰炮炮口之下,随时都有灭国的危险。

比海上运输更加恐怖的是大英帝国经济的总崩溃。进入20世纪后,大英帝国工业后继无力,战前原本就很疲软的经济因为两度打造奢华的两强舰队、保持天文数字一般的陆军军费开支以及对扶不起的法国持续不断的输血而血本无归,最后一丝力气又被烈度空前的爱尔兰起义榨干,曾经的工业霸主尴尬地被自己鼓捣出来的持久战拖垮了。

鉴于糟糕的经济和空虚的本土防务,英国人有心与德国人缔合。与美国人的直爽有所不同,即便狼狈不堪,英伦绅士们仍旧不改他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