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临危受命 三(2 / 5)

类似于罗曼洛夫王朝大厦将倾的死亡气息。帝**需总监鲁登道夫一再向他保证帝国还在德皇的控制之下,德国依然是霍亨索伦家族的德国,但是这已经安抚不了惶恐的威廉。

俄国的四月革命对德国有着某种启示意义,但是在配合容克激进派和保守军官团悍然发动第三次海军政治风暴的德皇威廉看来,德国的工人势力已经在那场风暴中遭到极大的削弱,德国没有爆发工人起义的潜在动力。

因此,皇帝威廉不明白他的那些不安究竟从何而来,肤浅的他将问题的源头归咎于海蒂-西莱姆——这个年轻人夺走了他的海军,夺走了他的舰队,夺走了他的荣耀。无耻的西莱姆拿着他的舰队玩大胆,博来一场又一场胜利,享受帝国的欢呼,而皇帝却被人遗忘了。

作为皇帝的他不是没有采取压制措施,可是那个卑鄙的小人擅长将他自己包装成为饱受嫉妒的弱者和功高震主的悲情英雄。将不明真相的德国民众对他的同情转化成为对皇帝本人的怨恨。

“我有数百万效忠于我的陆军,有兴登堡、鲁登道夫和霍夫曼这样的名将,平定基尔的叛乱不需要海军,更加不需要海蒂-西莱姆!”皇帝用侵略性的目光死死锁定米夏埃利斯,一字一顿。

“陛下,让海蒂-西莱姆担任基尔暴动戡乱总指挥。全权负责平叛确实会有海军势力渗透陆军的后遗症,但是好处也相当明显!”

在可以动摇帝国根基的基尔危机面前,普鲁士旧官僚米夏埃利斯将他普鲁士小市民般的市侩和精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夏洛腾堡宫威廉的书房,精明的米夏埃利斯掰着手指对皇帝分析利弊。

“平定基尔叛乱无疑会为海蒂-西莱姆带来许多新的支持者,可是在那之前,海蒂-西莱姆必须消灭盘踞在基尔城的工人武装和叛乱士兵,击沉在基尔峡湾巡弋的波罗的海暴动舰队。须知道水兵、工人、工商业者和大学教授历来是海蒂-西莱姆最坚定的支持者,当手上沾满鲜血的海蒂-西莱姆为平定基尔叛乱而沾沾自喜,他会惊讶地发现武力解决兵变舰队会极大地削弱他在海军内部的威望,屠杀工人和陆军叛乱士兵会让许多政党、工会和陆军仇恨海军战神,大学教授也会因为海蒂-西莱姆的刽子手形象而对他离心离德!陛下,这是一步以退为进的好棋!”

米夏埃利斯越说越兴奋,以至于手舞足蹈起来,活脱脱就像是马戏团里的小丑。

作为帝国首相,米夏埃利斯是不合格的。他既没有他的前辈——贝特曼-霍尔维希的眼光,也没有贝特曼-霍尔维希的气度和格局,更没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