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对手,新仇敌 二(1 / 5)

?

“经过进一步焦急的反省,我已得出遗憾的结论:我不能继续与你共事了。为了国家利益,就没有必要追根究底了,我不同意贸然赫尔戈兰湾突袭计划,可我阻止不了它,这除了令我极不愉快外,对你来说也不公平。我立刻就要动身去苏格兰,以免人们问这问那。”

——摘自费希尔辞职报告

费希尔元帅在英国海军部具有崇高的威望,海军部不少一线指挥官、中层官员和技术官员都是他的簇拥。基于对丘吉尔指挥能力的不信任,一战前夕,英国海军部少壮派要求费希尔元帅重返海军部的呼声很高。

费希尔的存在对于海军大臣丘吉尔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迫于压力,丘吉尔惺惺作态的重新启用赋闲在家的费希尔,然而丘吉尔绝不会放弃作为海军大臣的无上权柄,文官出身的他利用职权不断百般排挤和架空费希尔,反击果断凌厉而且隐蔽。丘吉尔断定性格强势的费希尔不会与他虚与委蛇,愤然辞职那是迟早的事。

果不其然,8月23日清晨,就在英国突袭舰队浩浩荡荡杀向赫尔戈兰湾的时候,英国海军大臣和其他三位海务大臣都收到了来自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元帅的辞职信。

赫尔戈兰湾海战无疑是丘吉尔与费希尔矛盾的催化剂,丘吉尔从政客的角度考量,执拗的发动了这次战役,而费希尔骨子里还是个职业军人,他绝不容许皇家海军冒险。一番激烈的争执后,在海军高层势单力孤的费希尔元帅黯然辞职。

费希尔辞职的消息让英国海军上下多少有些措手不及,赫尔戈兰湾惨败的消息传回海军总部,对于风雨飘摇人心不稳的英国海军部更是雪上加霜。这时候,跃跃欲试很久的温斯顿-丘吉尔果敢的站了出来,他在第一时间宣布迷雾中的乱战英国以惨重的代价获得了辉煌的胜利,打掉了德国海军嚣张气焰,并且派出与费希尔素有嫌隙的海务大臣阿瑟-威尔逊前去劝说费希尔回心转意。

阿瑟-威尔逊的劝说结果可想而知,8月23日,约翰-阿巴斯诺特-费希尔,这位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江河日下暮气沉沉的皇家海军,并且带领米字旗舰队重新走向辉煌的老将数十年辉煌而精彩的职业生涯终于行将谢幕。

轿车在苏格兰北部高地疾驰,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数不清的风车和教堂,一望无垠的草原和丘陵,还有成堆的羊群和绵长的苏格兰风笛在车窗外一闪而过。

费希尔辞职后的第四天,正在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狮号战巡上劳神撰写赫尔戈兰湾海战战斗报告的戴维-贝蒂突然收到一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