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培养更多的根系!
许清选择的路线是从西京洛阳南下汝州,一路过荆襄再转道东行。
就这样,一路上许清任由黄亦然快乐地忙活着,自己则快乐地观光着,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两人配合默契,合作愉快;这天来到汝州,许清照例在驿馆里歇脚儿,黄亦然照例到州衙细查裁员情况,他带着二十来个小吏,通常每到一地就会调出当地官员的档案,审查官员的政绩,然后排查被裁官员的名单,许清派了一百龙卫军给他,按照名单上门查仿那些被裁掉的官员,听听他们有什么劳骚。
从这些人口中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毕竟他们被裁掉了,没理由再为裁掉他们的人掩饰什么,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看看当地主官在裁员一事上是否公正,还有可能摸出当地主官有无贪赃枉法之事,这样的排查很有价值,既然是肃清吏治,就不只是光裁员的问题,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同样需要大力打击,否则就是肃而不清。
当然,也不能全听他们的,从他们那里得到线索后,自己再深入调查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结果。
“国公,颍阳知县侯少堂明显有问题,国公为何没有深查下去呢?”驿馆里,荆六郎有一句没一句地与许清聊着天。
许清没有着官袍,这六月天里,穿一袭清爽的儒衫,靠在太师椅上纳凉,汝州驿馆被他带来的人占完了,在此说话倒不必顾虑什么。
“你以为真没查吗?侯少堂的问题不大,这才放过他!”
荆六郎有些疾恶如仇,接口道:“问题不大,那也就是说有问题了,既然有问题,国公何不趁此机会把侯少堂拿下,咱们不就是纠察不法的吗?”
“你不懂,真查起来,大宋官员怕没几个是干干净净的,就是我,难道就没有些违规的事吗?这官场就象一池水,你指望他清澈见底是不可能的,水清则无鱼听说过吗;
而且肃清吏治谈何容易,这绝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把整个大宋官场犁一遍的,如今裁去了大量官员,这已经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了,若咱们一到地方,连些鸡毛蒜皮的事也拿人来开刀,恐怕会激起涛天大浪;
咱们所到之处,别人就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防着咱们,到时反而查不到那些重大的案子。所以啊,咱们只能抓大放小,对那些危害不大的,警告一下就行。”
荆六郎跟在许清身边久了,有时也很有些觉悟,这时他就突然溜出一句非常有见地的话来:“国公是怕陛下顶不住压力吧?”
许清听了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荆六郎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