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后续安排(2 / 4)

山渐青 何昊远 3363 字 2021-08-04

许清出征后,不平西夏,誓不过横山,当自刎三军阵前,以谢自己这个君王的一翻誓言,赵祯自然听说了,想到许清以命相酬之举,赵祯没来由的感到心中一阵温暖,许清的所作所为,确实没有辜负自己对他的信任!想到这,赵祯含笑看了阎文应一眼,也没再说什么!

高兴之下,赵祯显得十分大方,不但那六个报捷的士兵每人赏了两百贯,还立即招来两府执宰,也不询问他们的意思,断然下旨将前几年增加的税赋一律减免。

对此两府执宰也没说什么,立即由翰林侍诏拟旨,用过玺印之后,由中书省下发各地。

他们这么爽快的答应给百性减免赋税,跟许清随同捷报一同送达的战利品粗略清单不无关系,大宋在这次伐夏之战上,总花费了近两千万贯,但不算获得的土地资源,根据许清他们的粗略统计,光马牛羊驼这些牲口,价值就不下于六千万贯,还有河西及青唐等地的收益未算呢!大宋这次是赚大发了,这些文官总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打仗是花钱,但若能象许清这样横扫一国的话,那打仗可就比挖到金矿都来钱快了!

第二天一早,赵祯带着两府两制大臣前往太庙拜祭,宣示功绩,告慰大宋先皇;在这些行动中,赵祯个人的威望也在悄悄而迅速地提高着,一份份歌功颂德的奏章堆满了他的案头,把赵祯的文治武功夸得堪比唐宗宋祖。

当然,也有不少文官担心大宋会因此走上重视军功,重用武人的道路,劝赵祯适可而止,偃武修文奏章也不少,甚至有人把这次伐夏之战说成妄动囘兵戈,取罪四邻,非圣仁君主所为。

圣仁君主应当是什么样的?在他们看来,自然是修德以使四夷感佩臣服,而非以武力灭人之国。

还好赵祯还没迂腐到那种地步,对这样的奏章一律留中不发,开玩笑!伐夏大胜不但使他这君主拓土万里,扬眉吐气,而且获得了许多且且实实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傻都知道,什么修德以使四夷感佩臣服,只是骗骗外人的鬼话。

朝廷现在也没时间去理这些人,和捷报一起送达的,还有许清种世衡几人的联囘名奏章,叙说迁民之事。

西夏的党项人赵祯他们早有腹案,当初就已拟定,将半数以上党项人迁往荆湖南路,目前那边人口还很少,开发力度低下,许多地方还是无为区,荆蔓丛生,烟瘴满路,让党项人去开发正好。

然后再将大宋国内大量失地百姓迁往河套,那里被党项人开发得差不多了,有塞上江南之称,宜耕宜牧,这样一来也解决了大宋许多失地百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