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待粮储齐备及士卒练成,伐夏之期虽未定下!当不越两年!”
富弼最后两句话说得凝重有力,仿佛在表述伐夏之决心。
庞籍久处西北,如何不明白,现在西夏最是疲弱,正是伐夏之机,错过这次机会,等西夏恢复过来,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下官听说京兆府的常平仓正准备大加扩建,今年青苗款的粮食大部分会运到此处囤积,下官思索良久,我军伐夏,进兵路线或可多作选择,但补给线无非三条,无定河、葫芦河、以及西出甘凉的兰州一线,所以,下官认为,与其将粮食囤积在京兆府,不如更进一步,分别囤积到延州、渭州、秦州三地,这样一来,一但开战,我军补给线至少可缩短近半。”
富弼一听,庞籍此言确是至理,既已决定伐夏,那就应做足准备,以前西北不稳,将粮食大量囤积于边城是为不智,但如今大宋在西北占着绝对的优势,粮食囤于边城当可无忧。
“好,就请庞经略上本奏章,本官共同附名就是,夏宁侯是伐夏的急先锋,相信朝廷当可通过;只是西北道路不畅,运转这么多粮食司农寺怕是无力承担。”
庞籍抚须而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常平仓只须遣人管理即可,咱们西北此次裁撤老弱不下六万,加上原有十万厢军,这些人上阵杀伐不行,用于转运粮草正得其所,如今西北无战事,运粮之事大可交与他们。”
富弼也微笑起来,这次朝廷裁撤的老弱,其它地方多数归农,唯有西北裁下的老弱,挑其大部组成厢兵留用,将来伐夏,这些人将负责后勤补给。
“如此甚好!”
两人在城上议事,声音几乎被城下的搏击声掩盖住,张愈是现任鄜延路兵马都钤辖,是为庞籍目前手得力的手下干将,勇而善战,谋略复佳;象种世衡用狄青守兜岭一样,庞籍也把他放到青涧城这座鄜延路最关键的桥头堡来。
如今青涧城常驻三军,人数七千五百人,全由张愈统领,每日演练军阵,丝毫不为西北无战事而懈怠,士卒们挥汗如雨,场在搏击声冲霄透云,裁去老弱,补充精壮之后,军中迅速焕发出无限的热血精神。
诸如这般,现在西北各城寨比比皆是,这些驻守西北的禁军,是与西夏有着最深仇恨的一群,朝廷虽然没有对他们言明伐夏之事,但如此精兵强训,许多人也猜到了端倪,那些与党项人有血海深仇的人不禁热血沸腾。
扬州。
七月的骄阳照耀着这座江城,江上白帆如云影,百舸流畅,岸边垂柳映在金光点点的碧波上,如同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