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料想郭邈山一伙必会遁入附近山区,到时就得用步兵步步围困剿杀了。”
“准奏!”
这个火烧眉毛的时刻,赵祯丝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然后又看了看范仲淹,沉声说道:“范卿有恙在身,自是不能带兵出征了,然则何人领军出征为妥?各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许清微微有些愕然,赵祯这话首先就否定了范仲淹领兵的可能,看来又是欧阳大才子那篇《朋党论》的后遗症啊!以这种情形来看,范仲淹这辈子怕是别想再领兵了。然则除了范仲淹,京中根本没有可挑大梁的人了,若等韩琦从老家赶回,黄花菜都京了!
一万骑兵,一万步兵,加是襄州附近驻军到时也要听调,这几万大军交到谁的手里,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别以为只要是会领军就行,这种围剿国内叛乱,和领军驻边不同,一是处于国内心腹之地,二是围剿叛乱极容易赢得人心,所以这领军的人选就相当关键了。
赵祯问完,天章阁里久久没有人说道,就连许清也不敢胡乱开口了,京中有过实战经验的将领,本就找不出几个来,如今还要不遭皇帝猜忌才行,而且从现在看来,郭邈山与张海绝不好对付,一但领兵将领未能剿灭叛乱,那谁推荐的也必将负上同等的责任,所以天章阁里人人三缄其口。
“许卿!你曾在渭州城下大败李元昊四万大军,如今范卿有恙,京中有过实战经验的止你一人,朕御封你为平乱招讨使……”
“陛下!”
许清不等赵祯说完,就抢先打断他的话,他有自知之明,侥幸赢了渭州一仗,可不以为自己就堪比李靖,战无不胜了。
“臣虽然侥幸赢了渭州一仗,但那时臣只是领着一营人马,如今围剿敌军,带甲者数万,臣从未有过带领大军的经验,请陛下别选良将,以免误了军机。”
赵祯突然一挑眉头,霍然起身大喝道:“许清!你想抗旨不遵吗?如今军情如火,岂容你推三阻四!”
“陛下,请息怒,老臣以为,夏宁侯言之有理,由他领军确实不妥……”晏殊一见情势不对,马上起身想帮许清解围,话到一半却被赵祯打断。
“晏相不必多言,朕心中已有定策!许清!”
“臣在!”
许清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他算明白了,京中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能让赵祯放心而又带过兵的,也只有自己一个人了,虽然自己没带过大兵团作战,但其它人同样没有,甚至连上过战场的都没几个,真个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啊!
大宋啊!你何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