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损友(3 / 4)

山渐青 何昊远 3389 字 2021-08-04

他们寒喧一翻,将人请入主厅。

许家那宽敞的主厅之中,宴度早已备好,各人据案落坐,共饮一杯后,赵岗看看桌上的菜色,羡慕地说道:“都是天上神仙府,地上王侯家,我看啊,这神仙府怕也比不上你夏宁侯府,这数九寒冬,每餐还有这般新鲜时蔬的,我大宋怕独你夏宁侯府一家了,不行,明儿开始,我赵岗决定天天上门。”

连曾巩都忍不住打趣道:“没错,我也得多来向名满天下的夏宁侯多请教学问才行,太学里的馒头如今冷了比石头还硬,昨个儿已经有几人把牙给崩掉了,子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此语用于入腹之食同样适合!”

席间又是一片轰笑,许清好不容易忍住笑,向着曾巩道:“子固兄,陛下当初巡视太学,可是曾有言,以此(带馅的馒头)养士,可无愧矣!你倒好,竟与陛下唱起反调来了,说不得本官明天要奏你一本!”

细说来,馒头的称谓大概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事物纪原》中就说:“盖蛮地人头祭神,武侯以面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馒头刚开始是做成人头状的,主要作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到了晋朝之后,才慢慢成为民间食物,当然,此时不可能再把馒头做成为头状了,否则恐怕没几人愿意吃。

北宋太学馒头非常有名,而且有些特别,它是带馅的,准确地说它应该算是包子。有一回赵祯去太学巡视,正巧太学的食堂菜谱上写着当日吃馒头,赵祯来了兴致,与太学师生一起品尝了一下这种馒头,感觉味道不错,夸奖了一翻,有了赵祯那句‘以此养士,可无愧矣’。馒头从此飞声各地,风靡一时。

岳飞的孙子岳珂有在一回地在宫廷宴会中吃了太学馒头,感觉味道极好,曾当场写下《馒头》诗:“几年大学饱诸儒,薄枝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枚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牙齿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馋奴。”

许清如今也参加各种宴乐,但只有和赵岗这么同龄好友在一起时,才真正放任言谈,开席不久,晏思飞便埋怨道:“子澄啊,这有宴无乐!岂是待客之道?”

晏思飞这么一嚷,连于清泉几人也跟着起哄,许清诡异地看了赵岗一眼,抬手轻拍几下,门外顿时如流云般飘入一片香影,步摇微晃,***飘然,随着一阵琴乐响起,厅中香影翩跹起舞。

“依依姑娘!”

赵岗口水差点没淌出来,那副惊愕的样子让许清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厮可谓是柳依依最忠实的粉丝,扔在翠薇院的银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