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不同寻常(2 / 4)

山渐青 何昊远 3259 字 2021-08-04

无心出仕了吗?夏宁侯也没说科举不好,只说应该理性对待而已,王爷爷大可不必生气,伤了自个身体。”

八贤王双目一翻,心道这丫头怕是没救了,清平郡主被自家祖父这么一望,顿时低头不语,一脸嫣红。

许清这时正色地说道:“王爷,请听晚辈一言,这天下之人本是各有所长,有的长于治人,有的长于治事,有的长于研讨学术,有的长于各种杂学。而朝廷管理天下,也不只是需要治人的官员而已,还需要长于治水,长于农桑、长于制器等各个方面的人才。

然而现在朝廷科举只注重用于治人的进士科,进士科的举子一但及第,就是万分的荣耀,把其它各科映衬得极其寒微。长久下来,使是天下百姓也只认进士科,在整个民间舆论的压力下,造成的后果就是,本来长于治水、制器、农桑等方面的人才,也拼死挤向进士一科,可本原这就是他们不擅长的,便是终其一生皓首穷经,大多数人也与金榜无缘,却白白荒废了他们长项。

王爷请想,造成这样的结果,真对朝廷有好处吗?朝廷难道真的只须要治人的官员吗?

王爷请恕晚辈斗胆直言,比如制器类,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光这一样发明对朝廷而言,晚辈觉得比录取一百个进士还有用。

有了这项发明,印刷的成本大大降低,书本的价钱自然也跟着降了下来,使得原本千千万万读不起书的贫穷人家,也能读得起书了。

这一举措,间接地给朝廷输送了无数的人才,按理说,朝廷应该给毕升一份隆重的荣誉才是,可毕升得到了什么呢?

另外,比如那些长于治水的人才,由于他们精心的治理,可能使千千万万百姓,免去了洪水冲毁家园的灾难。但这些人才,朝廷又给了他们多少荣耀?

与进士科的无限荣光相比之后,还有几个人愿去从事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然而朝廷真能缺少这些人才吗?作为朝廷,是不是该给治人的进士们无限荣耀的同时,多给予其它方面的人才一些关注呢?

王爷,晚辈所言全为朝廷着想,正如方才郡主所言,那些有志于治理一方的人,绝对不会因为朝廷削减了进士科的荣耀,而放弃自己的抱负,隐居山林拒不出仕。

我的意思是说,朝廷应该注重调节好各方平衡,使各科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对朝廷而言才是最好的。”

许清说完,八贤王开始沉思起来,他也不得不承认许清说得有理,但天下读书人以儒学为道统,千年以降早已形成了以儒为尊的理念,现在再提什么各科并重,岂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