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办,博了呗,一生全扑在了科举上。
而这绝对不是个体现象,落第之后羞于回家的大有人在,在这样的大众心态,群体压力之下,使得几乎所有的读书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科举及第!
形成了这样的群体心态,其它学科将很少有人会去顾及,在华夏整个历史长河中,读书人不知凡几,但几乎所有促进社(汇)进步的科学发明,都和文人无关。别的不论,光是后世还在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就没一样和文人沾边。而他们作为读书人,作为知识分子,本应该是在科学方面作出主要贡献的啊!
即使出现了个把沈括、宋应星,也不过珍稀级的人物,相对读书人庞大的数量而言,只出一两个这样的人物,不见得是一种荣耀,反而是一种整体性的悲哀。
许清这次抛出这个言论,就是希望朝廷正视这个问题,同时让更多的读书人去深思这个问题,他这次只是提到科举过热会影响学术研究,并没有过多提及其它学科,饭要一口一口吃,若真能给科举降降温,他相信自然有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其它学科,到时再有意的引导一下,或许效果不错,至少不会比现在这么发展下去差。
这次或许不能一下子改变什么,但至少让这些精英试着去思考。让他们先争议去吧,自己瞧准时机不时推动一下就是,许清翘着脚在家里如是想。
红菱看他一副悠闲无碍的样子,不禁抿嘴轻笑,许清见了问道:“菱儿笑什么?”
“因许郎的话,外头都吵翻天了,许郎地象个没事的人一样,奴家当然觉得好笑。”
红菱将软软的身子靠到他怀里,手指无意识的在他胸前来回划着圈儿,窗外的雪连下了数日,却不见有放晴的时候,逼人的寒气,加上厚厚的积雪,让人连出门都难,曹佾那个家伙也不见过来缠人了,看来就算是大神也怕冷啊!
“由他们吵去,等他们吵累了,相公再跳出去做仲裁,呵呵,这样他们才会服气儿!”许清含着她的耳珠,乐呵呵地说道,红菱的耳珠很敏感,一经含住拨弄几下,呼吸便有些急促起来。
红菱张嘴在他臂上轻咬一口,嗔道:“许郎休要作怪!”
许清轻笑一声放开她,红菱站起身来时双脚已有些绵软不稳,她走到门边才回头道:“许郎且坐着吧,奴家去厨下给许郎温些酒来。”
嗯,这主意不错,这样的风雪天,喝些小酒倒也怡情。许清自己个在家用餐时极少喝酒,这是他前世就形成的习惯,到现在也没多大改变。等红菱去后,房里只剩下素儿两个,两人只在罗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