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定,使国内民生得到了休养生息,对我大宋是极为有利的,何来不智之说?
再者,我朝赐与辽国的岁币,数额尚不及一中等州所收的赋税多,何来造成我朝沉重负担之说?
大义名份上,辽国尊我大宋为兄,我大宋赐予岁币也不是由朝廷直接赐予,而是由边关州县交与辽国,作为补助辽国民生所用,不存在赔款之说,并不失大义名份。
且,与辽国和盟之后,我大宋与辽国的边关商贸兴盛,光是边贸所得便是岁币的好几倍,实质上我大宋赐予岁币并没有吃亏。由此可见,当初朝廷签下澶渊之盟并无不智,反而是大智。”
这位范芝莹说完,一揖之后便退了下来,神情颇为自得,许清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后世也有许多人持他一样的观点,并进一步认为澶渊之盟极大地促进了宋辽之间的交流,加快了汉族和契丹人之间的融合,对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曾巩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不失时机地说道:“子澄才思敏捷,凡事见解新颖,何不就此事说说自己的观点,也好让我等有所获益。”
曾巩这一煽风点火,众人纷纷附和,许清所做的诸般事情,在他们看来确是新奇独到,在此事上,自是非常想知道他有何不同的说法,好奇心促使之下,这些学子纷纷起身施礼促请他发言。
许清四顾一眼,看来不说是不行了,他清咳一声,开口说道:“就澶渊之盟,我个人认为,先帝及朝廷当时做得没有错,澶渊之盟的签订,以当时的局势而言,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许清的话声一落,在场在太学生一片哗然,众所周知,许清在对外策略上,一直是比较强硬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在鸿胪寺往夏使脸上吐口水,喊出‘要战便战’的洪亮之声,他当初的这句话,不知激励了多少学子,正因此,学子在叩阙上书时,才喊出‘许清无罪’的口号。
在他们想来,在澶渊之盟上,许清也一定是持反对意见的,现在他却抛出了妥协的言论,怎么不教人惊讶?
许清淡淡笑道:“我认为当初签订澶渊之盟是明智的,基于以下原因,一,当时是辽国先主动进攻,我大宋被动应战,也就是说,在辽国进攻之前,我大宋对此战缺少准备,而大举反攻想一举收回燕云,这将是一场浩大的战争,事前没有充足的准备,根本不可能办到。
二,当时辽国的国力并不输于我大宋,张环虽然在澶州射杀了萧挞凛,使得辽军士气受损,但当时辽国并不缺善战之将,而且我大宋一但攻入辽国控制的疆域,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