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那也足以让人心动了,为了能让赵祯坚定信心,许清趁热打铁加上一把火说道:“陛下,其实这事做起来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先期的投入虽然大,却也不一定非要朝廷独立去承担,我们甚至只须调集工匠,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大部分研制费用甚至可以通过民间集资的方式来获得。臣相信在江南一带会有很多商人对海上行商感兴趣,只是苦于没有适合海上航行的海船,我们完全可以与他们合作,朝廷出技术,他们出经费,一起把这事做起来。陛下,不出十年,整个大海都将成为我大宋的后花园,南洋百十个小国也都将臣服在我大宋的脚下,如今西夏人隔断了河西走廊,使得西域各国与大宋失去联系,到时候,朝廷也可以让这些国家通过海上来入贡,陛下想想,那时候这些国家岁岁纳贡,万国来朝,陛下必将成为千古未有的圣君大帝。”
许清为赵祯画的这个大饼确实让他垂涎欲滴了,赵祯今年才不到三十三岁,正是一心发奋的年龄,从范仲淹变法失败后写下《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那句话,许清可以推断出历史上赵祯要求变法也就是在这一两年,除了形势逼人不得不变法外,赵祯正处在年富力强的年龄段也是一个原因,如果等到他垂垂老矣,就算形势再逼人恐怕也不会有变法的事情发生了。从许清的试探中,他也感觉到赵祯已经有的变法的意愿,自己现在只是在旁边给他加一把火,把他变法的热情烧得旺点,信心更坚定点,许清也知道自己资历太浅,根基全无,不可能挑这个头,这一点赵祯心里也清楚,许清想来,只有哪天范仲淹、韩琦这些早就提出过变法的大臣被招回拜相时,那才算真正吹响庆历新政的角号。许清现在要做的就是为这场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变法,尽自己的能力提前铺点路。崖山之后十万军民壮烈跳海殉国的情景。
这些事情平时不想还好,一想到这些许清就会感到异常的沉重,先知是痛苦的。
赵祯紧握着双手想了一阵,目光灼灼地对许清说道:“好,这件事朕同意了,只是现在朝廷也无能为力,许卿你若是真能从商人那筹集到资金,工匠方面朕会尽量的调集给你,先成立一个船厂把海船研制出来,如果建造船厂需要地方官府配合的话,朕会给你安排,其它的事宜以后再慢慢想办法。这事关系太大,不是一时就能办成的。你先把船厂建起来再说吧。”
赵祯能够这样许清已经很满意了,虽然赵祯有做甩手掌柜之嫌,一些工匠对朝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在这个万般皆下品,为有读书高的年代,工匠只是一些贱役,就算调个三两千给许清,恐怕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