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焦头烂额的赵祯(2 / 4)

山渐青 何昊远 3111 字 2021-08-04

三司使,不在宰相的职权之内,所以这时吕夷简反而轻松一些,赵祯问起,他徐徐出班答道:“陛下,目前最紧要的是解决灾民的口粮问题,户部无粮,那只有从粮商手里购粮,江南各路乃我大宋主要产粮区,各地粮商手中定有着大量粮食,所以臣以为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吕夷简是老成精的人物,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谁不知道江南粮商手中必有大量粮食,问题是现在朝廷不是没钱采购吗,总不能去抢吧。但他又确实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各人不好说他什么。赵祯也感到很无奈。

这时欧阳修再次出班奏道:“陛下,为了吉州万千灾民,臣愿捐出一年奉禄,尽臣的一点微薄之力。”欧阳修这也是无奈之举,户部无钱无粮众所周知,但吉州是他的老家,又不能弃之不管。

赵祯叹了口气,对欧阳修佳许了两句,转头对站在殿角的阎文应说道:“传朕旨意,自今日起,宫中用度裁减三成,以支援灾区百姓。”

皇帝都发话了,殿中站着的大臣还有什么话说,各人纷纷捐出一年或半年的奉禄,反正瞧眼下这情形,这奉禄能不能发下来还两说呢,还不如拿来博个美名。

此事争到最后也只能这样不了了之,大臣们捐出奉禄,户部尽力筹集钱粮,没有钱粮说其它一切都是空话,赵祯觉得心里的苦涩味是那么浓,他是个仁君,现在看着灾区百姓受灾却无能为力,心里充满了自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礼部侍郎钱应物出班奏道:“臣启陛下,赴辽国使团传回奏报,经过枢密直学士富弼等人努力,辽国国主耶律宗真已同意罢兵和谈。”

外交事宜归礼部主管,所以此事由礼部侍郎奏报事属正常。

礼部侍郎钱应物说到这,大殿中包括赵祯在内都露出了难的喜色。契丹人在真定一线集结十万大军,一付泰山压顶之势,一直以来就如同悬在大宋君臣头上的一把利剑,如今听到耶律宗真同意罢兵和谈,人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时大宋国内已经乱得一团糟,民乱四起,灾情频发,应对西夏人已经让大宋上下精疲力竭了,如果此时辽国再大举兴兵的话,大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真是不敢想像。幸好富弼等人不负众望,至少此刻,殿中各人对富弼等一班出使辽国的使臣充满了感激。朝堂之上平时再怎么纷争,但这些文官们谁也不想去面对战乱这是肯定的,从辽国南京幽州到大宋东京汴梁,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大宋虽然在真定一线建造了很多防御工事,但这个时候,军需粮饷皆缺,兵无战心,守不守得住谁也不知道,一但契丹人突破真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