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黑白分明,滴溜乱转,带出一股子聪慧劲儿。薄薄的嘴唇像凤康,却是个随和爱笑的脾性,跟谁都能咿咿呀呀地聊上半天。
成老爹因为他一直喊不出“曾外公”三个字,便拿了新摘的果子逗他,“唯儿,喊声曾外公来听听。你喊了,我就把果子给你吃,咋样?”
唯儿舞动着短胖的手臂,嘴里“呀呀”大叫着,去抢成老爹手里的果子。
成老爹见他不依不饶的,生怕摔了他,赶忙妥协,将果子塞进他手里。
他拿到果子,飞快地爬回来,举到凤康嘴边,“爹,吃,吃……”
凤康听着他稚嫩的声音,整颗心都化了,将他一把抱起来,在他粉嫩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真是我的好儿子!”
把杨老汉等人逗得拍巴掌直笑,“哎哟,不得了了,还不到一岁的孩子,就能分出亲疏远近来了。”
“可不是吗?”成老爹与有荣焉地接起话茬,“这孩子随我们秋丫头,聪明着呢。”
提到叶知秋,就有点儿瞧不上游手好闲的凤康,斜眼看不来,“王爷就没啥活儿干吗?”
他的宝贝孙女菜棚和工地两头忙活,孙女婿却天天跟他们这帮没事可做的老汉混在一处,喝茶逗孩子,怎么想都觉得不像话。
在旁边伺候茶水的小厮听出他有责备之意,忙维护自家主子,“老太爷,我们王爷是藩王,只要发号施令就可以了,不用亲力亲为地干活儿。”
这小厮名叫濯砚,今年十二岁,是凤康新近提拔到身边的书童。
来到清阳府之后,凤康就听从叶知秋的建议,把工作生活的地方分开来。将城中的王府改成了朝堂,全家人搬到秋叶村居住。
洗墨和全德被任命为朝堂的正副总管,负责打理王府。
叶知秋不习惯呼奴唤婢,只带了珠米和桂粮两个在身边。鸣儿身边留下了福顺和安顺,凤康身边就只有这个濯砚,还有另一个叫浣笔的小厮。
从京城带来的人都去了奴籍,年纪大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被分派到农场、牧场、作坊、商铺等处做工,年纪小的多半被送去学堂念书,不爱念书的就被送到玻璃工坊之类的地方当学徒。
总之,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跟随凤康过来的官员及家眷,起初都在城里置了宅子。到农场参观过几次之后,纷纷表示想搬到秋叶村来。
这些人虽然都是凤康的拥护者,可骨子里还是养尊处优的贵族,跟村子里人的生活观念格格不入。叶知秋担心他们混居在一起会对彼此产生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