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分自信的。于是接过包袱,当着大家的面打开来。
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六身六种颜色的小衣服,还有两顶帽子,两套鞋袜。针脚细密匀称,绣工精巧细腻,手艺仅比梅香和小蝶略逊一些,比她和添香、珠米都要高出一截。
便有意夸张地惊叹一声,“哎呀,定王妃也太谦虚了,您这手艺,都能去千丝坊当教习师傅了。”
杨芷兰忙摆手,“你过奖了,我这手艺,也就敢在自家人面前献丑,哪敢去千丝坊丢人现眼?”
“是奴婢说错话了。”东霞笑吟吟地福了福身,“您是王妃,身份尊贵,哪能拿您跟匠人相提并论?奴婢冒失,口不择言,还请王妃见谅。”
叶知秋这才明白,杨芷兰是故意说自己女红荒废,引她说那番话,然后顺水推舟送见面礼的。
她不是吹毛求疵的人,可也看不惯那些在无用之处动用心机的人。不过是些见面礼而已,直接送就是了,有必要耍这样的小心眼儿吗?
不愿白拿了人家的东西,便叫东霞将适才准备好的一对绿松石的镯子还回去。
杨芷兰见这对镯子通体蔚蓝,色泽光润,识得是上等货。略推辞了几句,便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接下来的闲谈之中,她敏感地察觉到,叶知秋不似一开始那般热情了。猜不透自己费心又费力讨好她,怎的反倒惹她不高兴了,试探了几句,也没试出个所以然来,只得尽量转移话题,挑了自己所知的一些趣事来说。
俗话说言多必失,叶知秋听她舌灿莲花,说的都是内宅琐事,三五句话中必有一句是奉承夸赞之词,愈发没了应付她的兴致。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的,只偶尔应一声,维持礼貌。
杨芷兰原想拿闲话铺路,引出自己的来意。谁知她不接茬,兜了几个圈子也没找到开口的机会,心下暗暗着急。
东霞见叶知秋兴味索然,便瞅了个空子插话进来,“小姐,你早上只喝了半碗粥,要不要再吃些东西?”
这就是委婉的逐客令了。
杨芷兰自是听得出来,情急之下,抢在叶知秋前头开了口,“九嫂喜欢吃什么?我烹饪菜肴不行,煲汤熬粥还是比较在行的,要不要我下厨做一些来孝敬九嫂?”
叶知秋再怎么不待见她,也不会让客人下厨,便笑着道:“我还不饿,就不麻烦弟妹了。”
杨芷兰对东霞蹙起的眉头视而不见,自顾自说着,“瞧我,光想着跟九嫂亲近,倒是忘了自己是来做客的了。九嫂的饮食想必都有专人料理,岂有让外人沾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