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就改不过来了。
到时候姑嫂姐妹混成一团,别人不会说公主不对。只会说她这农家女不懂规矩。
凤玥看穿了她的心思,却不点破,从善如流地笑道:“知秋,父皇和我要在你这里叨扰几日,就麻烦你多多关照了!”
“皇上和公主都是千金贵体,能驾临这穷乡僻壤,是求都求不来的福分,怎么会麻烦呢?”叶知秋不喜欢说这些场面话,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风。“住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皇上和公主一路颠簸应该累了。还是回村休息吧。”
凤玥不敢擅做主张,回身看向凤帝。“父皇,您意下如何?”
“坐了一路的车,浑身的骨头都快生锈了。”凤帝举目望了几眼,又将目光投向叶知秋,“我看这里风景不错,不如你来引路,陪我走一走。赏景之余,也好舒展舒展筋骨。”
凤康因他刚来就指使叶知秋感觉不快,沉声地插话进来,“父皇,从此处到村里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无妨,我还没有老到走不动的地步。”不等他把话说完,凤帝便将他的话堵了回去,扫了他和凤玥一眼,“你们两个若是不愿走路,就先回村里候着吧。”
凤康唯恐他趁自己不在,跟叶知秋说些有的没的。再者,未过门的儿媳妇跟公公独处也不合规矩,于是忍着不悦道:“让七妹回村吧,儿臣留下保护父皇。”
这几天连续赶路,加上认床,在驿馆休息得不好,凤玥着实有些累了,便不坚持,“那儿臣就先行一步了。”
说罢招呼从后面马车下来的阿福,和她共乘一车,由侍卫引着,往村里去了。
剩下的侍卫随从牵马赶车,拉开一段距离,护在叶知秋、凤康和凤帝三人周围。村民们不得靠近,一部分觉得无趣,绕道回村,一部分远远地缀在后面,继续观瞻龙颜。
身边只剩下两个人,凤帝言行更加随意了。边走边问了叶知秋一些家里和农场里的事情,见到好奇的东西,也要停下来问个究竟。听说竹林产竹笋,便兴致盎然地动手去挖。看见水渠里有几尾游鱼,又忙不迭地挽起裤腿,吵着下水去抓。
全然没有皇帝的样子!
如此走走停停,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回到村里。
凤康引着他去隔壁梳洗休息,叶知秋则回到成家,换上一身家常的衣服,到灶间做饭。元妈已经带着燕娘、水杏儿和腊梅几人将食材配料都收拾好了,她只需掌勺炒菜就行了。
这是皇上和公主的接风宴,也是争取印象分的关键一环,她丝毫不敢马虎。除了注意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