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娘被问到了痛处,刚刚止住的眼泪又稀里哗啦地流了下来,“知秋妹子,我们一家子都快活不下去了……”
叶知秋听出来了,她这是有什么隐情。不好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诉说心酸史,于是带着她和孩子离开学堂,回到成家。
打水给她洗了脸。又拿了早上剩下的粥和馅饼过来。这娘俩显然饿坏了,风卷残云,很快就把半盆粥和七八个馅饼吃光了,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叶知秋怕他们一口气吃太多伤了肠胃,不敢再拿吃的东西给他们,取了两碗罐头汁。让他们慢慢地喝下去。
吃过饭,燕娘的脸色好看了不少,不好意思地看着叶知秋,“知秋妹子,你别笑话我们娘俩儿。我们家啊,都一个多月没吃上一顿饱饭了,真真儿是饿狠了。”
“燕娘,你和杨大哥到底出什么事了?”听她这么说,叶知秋愈发好奇了。
“唉,别提了,都是那包银子惹出来的祸。”燕娘懊悔地叹了一口气,便将事情细细地跟她说了。
原来那天夫妻两个从凤康那里得了银子之后,先是欣喜若狂,兴奋劲儿一过,心里又不踏实了。突然发了一大笔横财,害怕被村里人猜疑,也怕被贼人惦记。
一家人关起门商议了好几天,决定把银子分成两半。一半埋起来,另外一半让杨顺拿出去做点儿小买卖。这样一来,既能钱生钱,还能给这笔不明不白的财产打打掩护。
恰好燕娘有一个远房亲戚在仓原县城做倒茶生意,缺个人帮手。两下一联络,便将这事敲定了。
倒茶生意在清阳府一带很盛行,是一种半雇佣性质的行业。一般来说,大的茶庄都有固定的货源和专属的车马队,那些中小型的茶庄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了。他们要想获得货源,就要依靠倒茶帮。
倒茶帮是流动组织,由一个在行业之中比较有威望的人牵头,定好出发的时间,愿意去的人自发集合,然后结伴南下。各买各的茶,买完再结伴回来,各自寻找销路。
他们的运转资金大部分是自己掏腰包,少部分来自茶庄预付的定金。定金不会很多,也就一成至两成的样子,这样即便出了什么意外,买卖不成,也不会损失太多。
杨顺起初并没有往里投钱,只是跟车帮忙。跑了两趟之后,感觉熟悉了,便试着投了一点银子进去。小赚几笔之后,胆子渐渐大了,投的银子也多了。
夏元节之前跑的那一趟,赚了将近百两银子。在亲戚的鼓动之下,他将赚来的钱全部投了进去。不料回来的路上遇到大暴雨,整整两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