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县去了,家里只剩下他和马婶,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建工坊的这段时间,他取代龚阳的位置,在池塘边养鱼喂鸭,照看张弛。这孩子憨厚老实,也聪明能干,做得一手好饭。不管什么样的菜式,只要看一遍就能做得像模像样。
最近几天,都是葫芦在给大家做饭。她相信用不了多久,她这大厨的头衔就要拱手让人了。
目送阿福走远,她收回目光,看向刘鹏达,“你想跟我谈什么?”
来的路上,刘鹏达准备了很多话,一旦面对面,又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沉默半晌,才挤出一句,“知秋姐,我要去府学读书了。”
“是吗?”叶知秋笑着祝贺他,“恭喜你了。”
据她所知,并不是所有秀才都能进入府学读书的,只有在童试中获得前几名的人才有这个机会。
难怪刘婶这几天趾高气昂,在她经过门前的时候,打鸡踹狗、指桑骂槐的,原来又有了骄傲的资本。
“谢谢知秋姐。”刘鹏达笑得很勉强,似乎不太想在这件事多费口舌,语气一顿,便转了话题,“你们……打算搬家了吗?”
“嗯。”叶知秋往池塘方向看了一眼,“很快就能搬了。”
罐头工坊建好之后,多禄便带领原班人马转移到新房址。现在地基已经挖了将近一半。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内就能完工。
想到以后连邻居都做不成了,刘鹏达心里的酸涩又浓重了几分,“知秋姐,我听村里人说,你要建学堂是吗?”
“是啊。”叶知秋并不介意他明知故问,逐字逐句,耐心地回答他,“我家的新房盖好之后,就要建学堂了。等学堂建好,也差不多该到秋收的时候了。”
“这一年过得还真快。”刘鹏达接着她的话茬唏嘘了一句。
叶知秋轻轻地吐了一口气,“是挺快的。”
她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失神。刘鹏达知道他们感叹的不是同一种心情,苦笑了一下,没再作声。两个人就这样想着各自的心事,沉默下来。
良久之后,还是刘鹏达先开了口,“知秋姐,我明年秋天会去参加乡试,中举之后再去参加会试,殿试,然后回到咱们清阳府来做官。”
叶知秋从他这话里听出了决然和发誓的意味,不觉敛了笑意,“为什么要回到清阳府来做官?”
“知秋姐,你想做的事情不止我看到的这些吧?”刘鹏达凝视着她,“我知道,我不太了解你,但是直觉告诉我,你所图很大,大到我无法想象。
你一个女子,做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