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变量(2 / 4)

高精度跃迁的舰队,在编组上、活动方式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后期的断后和佯动都是由这些舰队来进行的。至于跃迁同步率,则需要引入更多的参数,依靠数据链进行时钟校准等。

由于跃迁飞行、光速飞行都会影响到时间,在宇航作战中,实时的时钟校准以及如何计算不同速度下的时间损失、通信率损失和补偿方式。当然,这是需要特殊的技术的。而岳清言也就是提了这么个概念罢了。

而随着岳清言的逐渐讲述,在场的人发现,他并不是在讲战术如何设计,如何互相之间攻心斗智,而是在讲述如何将战场上可能存在的变量导入到自己的考量中,并且用各种方式去隐藏自己的已知、未知,并最终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这个似乎是他一以贯之的行为逻辑,那些了解岳清言最近的所作所为的人不由得如此想。但是,在已经成熟的系统中导入新的变量,意味着要么是对变量的数值化评估非常强,能够迅速建立数字模型,并纳入到综合计算系统中去修正决策;要么就是推演能力特别强,能够将变量迅速归入到感觉、直觉的层面,进行模糊计算。当然,在星际作战中,模糊计算的成果需要靠着客观的计算系统去验算核准,但,照着推演的结果去倒推计算,这个过程要简单相当不少了。

这也就是所谓的天才、将才、帅才,在越来越复杂的战争中的价值:用智力、经验等,帮助计算机从穷举法中解脱出来,找一个更正确的方向进行定向运算。而将才、帅才的算路,指的也是这种。如果说本身的计算系统是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圆形,那越是厉害的人,越是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切分越小的一个扇形。如果这个扇形只有很微小的角度,那就是直接的可执行的命令了。只是,执行层面的计算,还是不可或缺的。

岳清言的这种说法,其实已经很接近现代战争的理论了,并不特别星际。而将这种思考方式的功能和作用整理出来,岳清言也就已经足够厉害了。

整整一个下午,岳清言一直到六点才讲完这一讲,比他预计的时间长了要有一个多小时。但台下的反响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是高度抽象的星际战争的理论,大家对部分内容还需要消化,但对于思考思辨的功能,以及如何引入变量,如何纳入思考体系的这部分,还是很有感触的,甚至可以说是获益良多。

上完课,岳清言已经累得几乎要直接睡着了。好在还被邢剑拉着去食堂吃了饭,然后才滚去睡觉了。秦太和胡庸,则在一个小会议室里一边回看录像,一边评价着岳清言的表现。

“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