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陈爷的野望(1 / 4)

岳清言仔细斟酌着自己的想法。他的讲述必须包含有效的部分,但又不能提到结尾。不然,口头方式完成一个故事,也会纳入到浮士德对他的评估体系中。他才刚刚将《池袋西口公园》的故事展开,还没有问浮士德下一个附加条件是什么。要是贸然完成一个故事,那就会触发一个随机的附加条件,那么,可怕的惩罚就会被激活。

虽然《古惑仔》系列故事是个很合适的系列,但在目前香港本身的气氛比较诡异的状况下,贸然搞出一个纯黑道故事,那是在自己找死。另一方面,岳清言还得和香港警队那边见面呢,说不定也有类似要求。如果能够将陈兴宏的要求和香港警队的要求融为一体,那就轻松简单了。而且,那样一来,等于是整个影视计划,有香港警队作为背书,那这个系列的电影拍摄可就安全了。

陈兴宏提到了具体执行环节的行首和圈内大佬对这些方面的干扰,绝不是无的放矢的。

岳清言想到的并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系列的故事,构建一个解读香港发展脉络的架构。

架构的第一部分名叫:《倾城之恋》。

虽然名字和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一样,但取义则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张爱玲的小说有着极为明确的感情线基础,也的确将一个巨变之中的香港对于个人的压力表现了出来。如果单一一个言情小说来看,当然是非常出色的,但以一个历史小说中以小见大的切口来看,则显得开掘不够。

岳清言的想法,是把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拓展开来。编撰两人的前置故事,两人是如何的出身和历练,是如何来到香港,并且在动荡的香港生活下来,相遇结识的。以两个人的感情发展为脉络,串起动荡的香港的各种变化。

《倾城之恋》将截取几个断片,写一个从1937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结束的香港的故事。整个反应香港在整个二战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将一个简单的言情故事,拓展成一个以小见大的历史群像故事。

要说这种写法的话,其实类似于《巨人的陨落》这样的故事写法。可以说,非常考验作者的能力。岳清言因为有《银英》和《池袋西口公园》两个系列的故事,宏观和微观的雕琢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才有信心去挑战这种写法。

写得好,自然是成为史诗名篇,写得不好,各种情节线索缠杂不清,那就没办法读下去了。

构架的第二部分叫做:《大时代》,写的是6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通过丁蟹和方展博的恩怨,牵扯出众多的人物,来勾画整个香港几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