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全国那么多学校的中文系,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这些年海外汉学又有获得大发展的趋势,再加上国内意识形态方面的限制导致一些理论的研究受到限制,金宸一直觉得中文系快玩到头了。这个全然的学术研究学科,根本无法和现在的市场环境融合和对接。而且,中文系的研究方法,几乎都是人力和主观的。除了打印论文比较自动化之外,现在的中文系的研究方法,几乎还是一百年前的样子。金宸既然拿到了这样的机会,自然会想方设法做得最好。于是,和理论与实践都挺厉害的岳清言聊聊,乃至于让他帮自己一把,金宸是这么想的。
知道了这个事情,岳清言倒是很淡定。他不可能去学术领域,但要说帮忙,那完全没问题啊。写作和理论如何连接应用层面,本来也就是他现在正在考虑的东西。金宸这简直是在给自己提供试验品。
弥芜则有些感慨:“作者拼死拼活,一年能有几百万上千万就不错了。哪比得上这种企业,这一轮所谓的布局,扔出去怕不有三四个亿?毕竟人文学科真的花不了太多钱。听说有的学校有的专业都不明白怎么跟远山集团要钱,唯恐要多了把人吓跑。远山集团据说最低的一个合作,才给了对方大学20多万。”
杜骁说:“作者真不算什么。也就是大家露脸多,门槛低,知道的人就不算少了。真说整个文化产业,就现在这规模,真的呵呵了。去年票房算500亿吧,整个出版市场估计也就200到300亿,还要包括不少小说以外的东西,算上电视剧市场200到300亿?这个数字我估计的,也许不准。加起来也就1000亿人民币,1000亿人民币看着很多,但真不算是个事。人家说不定一个项目都有那么多了。我看啊,文化产业的人就是太爱把自己当回事了。”
弥芜:“对啊,作者算什么,编剧也不算什么,碰到了这种资本大潮,谁都说不上话的。你的作品改剧,你不也说不上话吗?”
杜骁:“这就涉及到人身攻击了啊。你的作品改编的,你不也掺合不上吗?”
弥芜:“人贵有自知之明啊。你的书,30多万字,改个剧情节量足够了,差点也算是不给人家编剧找麻烦。我呢?我的书一本就十几万二十万字,还有灌水煽情的。就这情节量人家说改60集,我能说什么,当然说好啦。人家出钱帮你的作品做推广,花大价钱找人帮你灌水。编剧一集15万,我敢说什么吗?人家花了300万拿了你的作品改编权,凭什么啊。不就是让你该配合宣传配合宣传,该闭嘴的时候闭嘴吗?大家互相不要添堵,你好我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