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把创作当作工作(3 / 4)

然也来自于钱。能不能好好生活下去,归根到底还是看自己能不能畅销,能有多畅销。杜骁已经很厉害了,然而这家伙的家庭负担,还是给岳清言狠狠地提了醒。魔都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好好活下来的。

另外,随着自己写着权谋写着战争与政治,岳清言也需要为以后的种种进行一些布局。他一直到现在,每本书都是被动应付着。但随着浮士德开始附加要求,以后可能会更麻烦。他写的小说,除了要应付自己的社交要求,比如给莫尔笙写一篇《破碎故事之心》,要应付经营和发展的要求,比如目前写的《银英》,就算浮士德不提,也应该有一些附加要求。

比如,自己有没有什么知识或者能力上的短板?能不能靠着小说写作来获得相关的技能?自己日常的学习不会停下,但从效率上来说,抽取一个技能出来,要比自己学很长时间都来得管用。比如“语言学”他以前觉得没用,但随着写作过程,他越来越感觉到,不管是拿捏每个角色的说话方式、方言特征还是模仿模拟民国腔调、学术腔调、历史腔调,语言学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现在的他,一下子就能把不同风格的文体特征辨析清楚,并变为自己能用的元素。

抽取技能虽然非常随机,但一本不行那就多写几本,或者一个小说里集中几种技能,抽到哪个都有用。这种布局,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一下。他现在的技能,实在是太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了。互相间压根无法形成合力……大概只有在装逼领域可以形成合力了。

岳清言没想好具体要写什么,但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他需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列出对自己的个人发展能起到作用的各种领域,然后开始规划内容方向和剧情。

岳清言现在有点明白了过来,自己前世为什么不是一个好作者了。如果前世能有这样的专注程度,怕不是早已成神了。现在的他,在压力面前,并不是一味地应付,而是想着如何去组织手上可以使用的各种技巧和元素,去规划和编织故事。在写《你的名字》的时候,虽然故事是人家的,但将故事呈现出来的可是自己。在完全没看过小说的情况下对着脑子里记住的电影来扒故事,并呈现为质量相当可以的文本,这本身已经是创作了。

短篇那些不提,基本可以认为他的文字实现不占比较高的比例。但现在写《银英》,除了故事核心,少部分的名句,其他全都是他自己辛辛苦苦琢磨出来的。将脑中记住的散碎的点规划提炼出来,并呈现为完整的故事,甚至在完成度上还要高过原著。这种能力以前他可完全不敢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