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提到的这些人平常的口碑怎样?”
“童叔文最爱自鸣清高,对人自称他读的是圣贤之书,学的是帝皇之术,终日仁义挂口。骨子里却贪花好色,不知败坏多少妇女名节,连属下的妻妾女儿都不放过,若非本身武功高明,又得李子通兄弟包庇,恐怕早就被寻仇的人干掉了。至于乐伯通跟童叔文也是一丘之貉。他本是附近海域一股海盗的头子,后来带领手下投降了李子通成为他的水军班底。后来不知为何,李子通把水军解散。他的职位不降反升,直达左仆射。传说是投降的海盗中有人不满李子通,想反出东海军。不想因为乐伯通出卖,被一网打尽。乐伯通还好敛财,搜刮民脂民膏从来不遗余力。鬻官卖爵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李子通的大通商团里也有他的势力。至于东海军的其他武将,则是褒贬不一。不过好像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恶行。”
西门君仪接着说:“童叔文和乐伯通两人并不直接掌握军权,而且现在我们既然有所准备了,相信他们也成不了什么气候。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东海军好像是一盘散沙,真想完全融合他们远比江淮军困难。而且就算经过今天少帅的鼓动,想要这些人完全衷心于少帅军恐怕还要继续努力才行。行军打仗的本事,早两年还算过得去。这两年江河日下,跟江淮军的对抗更是节节败退。用他们对付一下平常草寇还星,遇上正规的军队就不济事了。”
寇仲点点头说:“西门说的极是,东海军无论任何方面都无法跟江淮军相比。短时间内不能指望他们能派上什么大的用处,否则李子通也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好在部队经过一番精编以后,没有原来那么庞杂。不过这里的军队要全部带回彭梁好好训练,只能留下高占道、卜天志、张彦、骆武吉、殷希志中的一位镇守东海郡。西门你觉得他们谁最合适。”
“我跟高占道、卜天志一起的时间很短,无法得出正确的评价。但是属下还是认为张彦、骆武吉、殷希志中的一个更为合适。原来江淮军和东海军交战多年,相互十分熟悉。对东海军的主要城市,他们三个也早下过功夫。最重要的是他们和现在隶属于李唐的江淮军将领十分熟悉,有起事情也能够有个照应。”
“子陵的意见呢?”
这时候半晌没有说话的徐子陵说:“这几人各有利弊。我只是有些担心东海军和江淮军交战多年,会不会双方积怨太深影响到东海郡的安定。”
“嗯,他们三个的劣势在与和东海军的仇恨比较深。但只要处理得好,应该还是利大于弊。而且东海军的将士我们都带走了,这里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