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抵御四大寇的印像,加之清秀美丽外表,虽然知道功力大增,没想到还是小看了她。
现在就等东海军最后的选择了。结果无非是两个:最好是众将领基本达成一致,共同投向少帅军,不愿意投降的可以自行离去,归隐还是依附其他势力都无所谓。不好的就是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反而分裂成几派打了起来。
不管怎样,少帅军都做好了准备。投降的话,摆开了阵势接受。只等开了城门,进驻东海郡。内乱的话就强行攻城,里应外合之下,平定东海郡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在徐子陵的帮助下,长生气在体内循环往复的十八大周天之后城门终于有了动静。寇仲满意的挣开眼睛,看着东海郡。身后的三万大军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但是没有任何将士表现出不耐烦地心情。军容之整齐令他十分满意。静如山,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很难。
城门缓缓的打开之后,首先出来的是东海军的军师童叔文,瘦小的身子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似乎有些不相称。后面是四位领兵的大将军,然后是一干文武官员约百人左右。
看到这个架势,寇仲就放下了心来。东海军已经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没想到一场大战竟会如此收场。寇仲没有任何动作,静静的等着前面的人走近。
童叔文在离寇仲约五十步的地方,示意所有人下马,然后继续前行到离寇仲约十步的地方停下。所有人跪在少帅的面前,童叔文带头说道:“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罪首李子通、李子元严刑重敛,民不堪命;取之尽锱铢,挥之如泥沙;勾结倭人,图谋我中华;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幸李子通,李子元兄弟二人皆伏诛于少帅之手。反观少帅军铁骑成群,车首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管仲乐毅,李牧白起,将相如云;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我等东海军将士愿择良木而栖,归于少帅军中,共图不世之壮举。”
寇仲不等童叔文说完,上前几步讲他扶起,提气开声说道:“东海军并非投降于我少帅军。皆因李子通勾结倭人,败我中华,为人神共弃。现两军合二为一,共御外敌。”心中却是没来由的一阵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