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留下了淡淡地光影。虽然不再这么强大,但是子时正是各种生物的精神力量最为薄弱的时候。因此几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就在打算撤回精神停止这次修习的时候,徐子陵感觉到了一种十分亲切、熟悉的气息。很微弱,但是清晰无比。师妃暄就在后面,离大军不到五里的地方。
寇仲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和他齐头并进的是西门君仪手下两个熟悉这一带地形的将领。西门君仪的部队人数不多,但地位却是不低,而且随便拉出一两个来就是能在军中独挡一面的高手。就算这样能够和少帅这样天下有数的名帅和高手同行,两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有些激动。刚开始行军就找到了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各自过往的战绩。寇仲和徐子陵出道的时间虽然远比这些军中的老兵来的短,但是最近几年征战南北,没有几天太平日子,而且几乎战战都是名动天下的战役。尤其是最为著名的金狼军一战,寇仲只是轻描淡写简单说说,已经让这些深知战争可怕的老兵唏嘘不已。加上早前一天,所有亲眼看到两人就凭个人的力量挡住超过五千东海军让少帅军能够轻松的继续前进。更加让这些新近加入少帅军的将士佩服的五体投地,深感自己跟对了真主。武功盖世、深谋远虑加上爱兵如子,这几方面杜大总管恐怕都远远及不上眼前的少帅。
这两位带路的将军应该都在江淮军中待了相当长的时间,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有一位还是一直跟着西门君仪超过十年的老兵,两人一起经历了这支小将军的亲卫军所有的大小战争。寇仲从两人嘴里对这支屡屡让自己的惊讶的部队又多了几分了解。虽然大总管杜伏威的亲卫军一直不服,但是这支部队的战力才在江淮军中稳坐第一把交椅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王雄涎过往战绩几乎是百战百胜,就算一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也总能有令人惊异的战果。因此江淮军所有的大战,小将军总是出现在最艰苦的地方。加上王雄涎总是身先士卒,因此压力最大也就是西门君仪率领的这五百人部队。大总管的亲卫部队虽然也是百里挑一,但是依旧比不上这些人天天在战争洗礼。
寇仲也从他们的嘴里知道,西门君仪是王雄涎的同乡,比小将军小上几岁。王雄涎先来到江淮军,初步站稳脚跟后就把此人招入伍中。西门带兵有方,同时作战勇猛无比。就是不知道什么事情得罪了大将军,受到他的压制和排挤,几年下来始终得不到江淮军的重用。后来小将军的地位逐渐显著,到了有资格成立亲卫军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把他召至身边。后来西门虽然屡立军功,甚至直接救了大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