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精神之箭(1 / 5)

大唐同人传 葡萄 4018 字 2021-06-07

?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乡里相比,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辨,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後举旗。」武侯问曰:「三军进止有道乎?」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摇在上,从事在下。将战之际,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陈以待之。」

-----------------《吴子兵法?治兵第三》

首先反应过来的是徐子陵,手中的动作还来不及改变。精神力出乎自己意料的向外扩展,几乎没有用任何时间就达到了对岸。出现在感应范围内的是两组各十人的战士,和他们前面二十步远的前方一个数量超乎想象的狼群。现在大概的数量在两百只左右,队形松散但是在集结的过程中,头狼应该还没有赶到。

徐子陵的精神状态并没有保持太久,散出的精神重新退回到体内,重新恢复了手中的动作。没有时间惊奇自己除了能感知到狼群的数量还能知道更多的其他信息,和寇仲对望了一眼。看到后者眼中射出热切的眼神,那还不明白他想的是什么。

这几天寇仲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收服这些精锐的战士。出发以来,他们一直保持着令行禁止。但是寇仲知道他们只是在服从西门的命令,而西门则是在服从老爹的命令。这些从死亡线边走回来的战士,眼力只有绝对的实力。能让他们心服口服也必须展现出惊世骇俗的实力来。亲卫军的表现并没有让他们满意,这也不能怪这些亲卫军士兵。少帅军成立的时候,江淮军已经纵横大江南北十数年了。这之间的差异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弥补的。寇仲和徐子陵倒是有这样的实力,但是如何能够展示出来震慑这些战士,确是十分让人头疼的事情。而且还不能做的过于显露痕迹,因为这样似乎有些没气量。现在能有这样的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徐子陵平地拔身而起,一声长啸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越过近十丈的距离向湖边的寇仲靠拢过去。落地的一瞬间,马靴重重的踏在地上,周围一丈空间的地面都为之颤抖。颤抖之中,寇仲开始行动。恰好契合着徐子陵引起的震动,向前先是三步助跑,充分的吸收了后者借此传过来的长生气后将自己弹射到空中,不可思议的先是稍作停留然后向湖对岸漂去。近四十丈的距离,确实非人力所能为。超过二十五丈后,寇仲一脚轻轻点在湖面之上,然后重新向上飘起,成功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