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宗教渊源(3 / 4)

大唐同人传 葡萄 3614 字 2021-06-07

道德,又拜神仙。”

“再问子陵,为什么会产生宗教?”石之轩不给徐子陵更多的思考时间,进一步逼问道。

左脚涌泉穴突然一动,被视为道家瑰宝的长生气,受到徐子陵思维的感应,快速的流动起来。如同全身突然浸入清凉的溪水般,徐子陵再次清醒过来。通体的舒服让徐子陵恢复了思考能力:“宗教产生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企图对人有限生命进行来自无限的或者终极的安慰,并为生命寻找一个终极的价值目标。因而,相信灵魂不死,相信有轮回来世,是宗教的必须因素,也是使宗教产生一定的魅力的原因所在。”

“子陵,你身兼佛道两家之长,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果然非他人所能及。但是你说的是宗教为什么存在,它的存在来自于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来自于愚昧百姓的需要。‘有德之人未必有福,享福之人多系歹徒。’这种不公正必然导致生命的困惑,动摇百姓的道德信仰,并使不愿堕落的人渴望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能使德福统一在人间实现。宗教及其善恶因果报应说正好迎合或满足了百姓对德福统一理想的向往,加固了百姓心中关于善恶因果报应的信仰。另一方面来自于政治的需要,墨子认为人能为善,在于有所畏惧,神佛是人敬畏的至上权威,当百姓信奉它们的时候就会安分守己,不信奉它们的时候则什么事都敢干。正是百姓有神佛的信仰,为了得到神佛的奖赏而避免神佛的惩罚,百姓才敬事尽责,不敢做违背道德的事情。所以,神佛信仰是推行道德、治国理民之必需。荀子作为先秦最大无神论者,却仍然主张“神道设教”,虽然明知道没有鬼神,却提倡对鬼神的祭祀,通过宗教来维护和加强宗法等级制度的伦理关系。”石之轩略为停顿,让徐子陵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接着道:“但是你必须拨开这些后加的总总迷雾,才能看到宗教产生的原因究竟何在,这样你才能找到它的根源。”

阚陵依旧是一身戎装立马于阵前,眼睛盯着远处彭城的城楼。他知道在那里他的对手也一定在看自己。昨天的三次试探让他彻底解了少帅军和彭城的实力,这支军队迟早会和李世民的玄甲精兵一样名扬天下。

彭城规模并不大,城市本身的防御力比起名扬天下的长安、洛阳等坚城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里面的少帅军却把它变成了让任何将军都头疼的难题。

昨天白天的攻击由于是试探性的,江淮军的损失并不大,但是可以感觉得到大家的信心有些动摇。少帅军无论是弓箭兵、骑兵还是步兵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都很令人害怕。最令人恐惧的还是背后那位指挥者表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