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谁卫南京?(2 / 4)

令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结果演变成全面大溃退,各部队完全没有章法,陷入极度紊乱。

此时金钊率领先头部队刚刚赶到衢州境内。闻讯大惊失色,一面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火速北上,一面命令福建空军,尽全力掩护淞沪地区的部队撤退,另外电令张君嵩,一定要稳住阵脚,有序撤退,尽量减少部队损失。由于有了福建空军的掩护,此时日军飞机在上海还没有这么猖狂,极大的减少了撤退部队的损失。

但是日军地面部队却是穷追不舍,势如破竹一一攻占上海各镇。本来华夏军队计划撤到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和海嘉线一带依托原有坚固国防工事,作持久抵抗,但当部队进入工事后,才发现混凝土用手可以捏碎,机枪射口大如门窗,各个碉堡间无交通壕连接,修建的300多个机枪掩体有一半不可用等等,甚至闹出了部队要进入工事一找不到钥匙二没有工事图纸的惊天大笑话。

自9日起,日军击退中**队零散抵抗,连占虹桥机场、龙华、枫泾、青浦。11日,日军进至苏州河岸,南市及浦东我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奉令撤出阵地。当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11月12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但是说到底,淞沪会战还是败了,而且是惨败!此战华夏先后投入七十多个师,七十多万部队,在淞沪地区,与日军鏖战三个月,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战华夏军队伤亡达二十七八万,而日军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日方公开宣布死伤四万余人,其实际伤亡达到十万余人。(之前所有数字都是伤亡,而非死亡!)

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兵锋直指南京,老蒋慌忙在南京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商讨守卫南京事宜,金钊也受邀紧急赶往南京参加了这次会议。

老蒋在会上询问众将关于防守南京的看法,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角度上均不主张固守南京,其他书友正在看:。

老蒋不禁闷闷不乐,非常生气的说道,“南京乃是政府首都,又是总理陵寝所在地,若是不战而退,我等如何对得起总理在天之灵。有谁自告奋勇愿意守卫南京?”

老蒋的话音一落,会场立刻陷入了沉默之中,在座的都不是傻子,都知道南京已经无险可守,谁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