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铁血汉魂(3 / 4)

抗战,战端一起,广西立即出兵。在此基础上,新桂系宣布服从蒋之领导,不再争夺中央名器。双方台前幕后的争斗持续到9月初,终于达成了协议。

9月4日,南京政府和军委会发布命令,李白二人和桂系大小官员之职位不变,新桂系官员则隆重在南宁就职,宣布服从蒋之中央。至此,两广事变解决。9月中旬,老蒋与李宗仁在广州会晤,新桂系与中央军之矛盾暂时得以解决。两广事变在历经3个多月,双方出动高达80万部队对峙后,最终不发一枪一弹而告终。

福州城,第七路军总部,金钊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正在批阅文件,这时副官许文强走了进来,轻声说道,“总座!李汉魂将军求见!”

“哦!”金钊眉毛一扬,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之色,急忙说道,“快请!不我亲自去迎接,说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快步走了出去。”

李汉魂原为粤军第三军副军长,兼任独立三师师长,粤北区绥靖委员。两广事变爆发后,李汉魂认为在此外患严重之际,国内豆箕相煎,对团结抗日甚为不利,他认为陈济棠厚己是私恩,反抗中央是公敌。经一再恳劝无效,遂“封金挂印”,辞职赴港。井发电文三通:一为苦劝陈济棠息兵同结,共御外侮;一为呈国大党中央元首,阐明西南兴兵内幕,请统筹大计团结抗战;一为请粤省各级将领共体时艰,不可苟从。电文发出之后,影响甚大,陈济棠众叛亲离,下野赴港。

金钊得知此事之后,对于李汉魂为人甚为钦佩,曾经公开说,“如果全国将领都像李汉魂将军这样,深明大义,以国家大局为重,我泱泱华夏又岂惧区区东洋倭寇!”当然金钊钦佩李汉魂不仅仅因为这一件事,还有另外一件事情,1936年初,也就是两广事变爆发之前,在汕头出现一个日军倒毙事件,引起轩然大波,日方竟派来3艘军舰,威胁恫吓,李汉魄及其所部官兵,怀着满腔怒火,赶修工事,堵塞漏洞,成立各组织准备应战。同时和战士们披甲佩剑,守卫在南海边缘潮汕地区的国防第一线。而正是这件事情,让李汉魂进入了金钊的视线,金钊认为李汉魂是个真正有血性的军人,于是起了爱才之心。

正好不久两广事件爆发,李汉魂挂印而去,金钊马上派人赴香港联系李汉魂,希望李汉魂能够到福建任职,为国效力。李汉魂驻守潮汕一带,于福建相邻,自然看到了福建这两年的变化。也知道金钊虽然年轻,但是却有一腔热血,且真心抗日。自从福建驱逐了所有日侨,吓退了日本海军之后,再也没有敢怀疑福建省政府的抗日态度。在接到金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