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度牒(4 / 5)

1768年:大恐慌 梁二叔 3831 字 2021-06-07

就当小人孝敬您了。”

贾知县哈哈一笑,伸手点了点老赵:“哈哈,老赵真会做生意,茶钱我还是有的。”大度地掏出了几个铜钱结了账。满屋子的人都夸奖贾知县清廉。

贾知县出了赵记茶馆的门,蒋捕头长长地出了口气,然后一屁股坐在椅上说:“老赵,赶紧给我倒杯茶。粗心大意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贾知县了。吓死我了。唉,捕头这差使不好干呀,刚才诸位也听到了出点差错俸禄就扣光了。扣光我的俸禄?我他娘的去喝西北风呀?”

“蒋捕头,我看您老今天也算因祸得福了。知县大人临走的时候不是给您老说了吗,以后要多来茶馆,以后您老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来了。咱们在这地方闲聊扯淡可不能缺了您老。你不来,如同做菜不放盐,实在是寡淡得要命,缺少了兴致。”

这话说完,茶馆里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候,大茶壶凑到蒋捕头跟前说:“老蒋,你给我们说说呗,刚才贾知县说的度牒到底是啥玩意呀?”

“大茶壶,不懂了吧?这和尚可不是随便当的,不是说剃光脑袋,穿上件青布袍子,念两句金刚经就成和尚了。当和尚还得要有官府发放的度牒,有了这张度牒就证明这个和尚乃是在官府登记在册的。诸位不知道,如今虽说是盛世,但是大清朝地界这么大,年年都有地方闹灾荒,水灾旱灾蝗灾一来,颗粒无收,遭了灾就得要饭。有些刁民觉得当乞丐寒酸又不招人待见,干脆剃光脑袋冒充和尚,要么把头发扎个发髻冒充道士,换身行头容易骗取那群吃斋念佛的人的好感。这些野和尚假道士到处骗吃骗喝,都他娘的罔遵戒律,蔑弃清规,还有的说自己通异术煽惑无知笨蛋,尽干些为非作歹的勾当。这些王八蛋可恶得很,诸位以后一定要少发善心,免得上当。”

茶馆里的人听了,都连连点头称是。

再说仁掌柜陪着贾知县出了茶馆的门。他俩到了船上以后,仁掌柜在一旁介绍着给他精挑细选了几匹上等的丝绸,然后吩咐伙计打好包,他亲自给贾知县送到岸上。

贾知县又摸索着掏钱,仁掌柜不惜以平头百姓的身份冒犯了知县大老爷的尊严,赶紧伸手拦住了。

贾知县也没再客气,哈哈一笑说:“仁掌柜真会做生意,我今天出门慌张,也没有带足银子,那就下次再说。以后你的船停到临城,有什么用得着我贾某的话,不用客气,说话哈。”

仁掌柜赶紧鞠躬感谢,那边蒋捕头从茶馆门口看见贾知县上了岸,赶紧一路小跑到了跟前,从仁掌柜手里接过丝绸,然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